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72:空中的电波(3 / 4)

设备使用。这个设备有着一个铁皮外壳,不过这个外壳上有大量像百叶窗似的散热口,而铁柜子内部也有着数台风扇正不断呜呜作响,将大量的冷空气向内输送给里面的若干玻璃胆管似的东西降温。

“开始吧!”

看看手腕上的手表指针走到上午九点五十七分时,邓时锋向坐在桌面,带着一个硕大耳机的女姓**作员点头示意到。

就犹如已经约好似的一样,**作员打开设备后没多久,十点整,在她面前的那盏小灯开始闪烁起来,而在她的隔音耳机里,也开始传出带着长短规律的嘀嗒声。

数分钟后,当**作灯不再闪烁耳机里不再有嘀嗒声传递出来时,**作员熟练的回复一个接收完毕的短讯号,这个时代第一条真正意义上可应用的无线电电波传递完毕。

“致电:物理科无线电应用研究组成员,在教育中心本部发送此条信息,向在柳城县工业园区的总指挥与试验组成员问好!”

这条电文不长不短,加上标点符号正好是五十个字符,虽然已经演练过多次,甚至在山村里时,这位**作员就已经**作多次有线电报试验和几百米短距离无线电通讯,但她将经过解码后的文字拼组起来向自己的老师以及房间里的其它人念送时,她的声音依旧忍不住的在发颤,四十七个字的短句她中间因为激动都停顿了三次。

其实不仅是她,还有连同过来安装调试设备的几位研究组成员也是激动万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后,无线电这种划时代意义的物理研究终于从实验室里十米、百米这样短距离小打小闹的试验,变成了到目前现在两台无线电发报机相隔距离达到了四十公里以上的实际应用,这期间大家经历过多少摸索和进行了多少次的试验和辛酸,在这一刻全部成为了他们成功的注脚。

“复电:信息已接收,信号传输质量清晰良好,我代表山村所有成员,向物理科无线电应用研究组成员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并期待你们再接再厉,为早曰实现无线电小型化、批量化生产应用而再创新高!”

邓时锋的复电内容让现场是一片掌声,还有就是在四十多公里外的教育中心里,接到复电的研究组又是一片欢呼雀跃……无线电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初步的成果。

邓时锋对无线电的研究起步其实还算早的了,不过当时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凤毛麟角,又因为生产安全的缘故主攻冶炼和化学以及机械加工方面去了,对物理学有兴趣的学生几乎没有,邓时锋一个人又做不来那么多的研究,因此无线电的研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