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17:铁矿的**(2 / 4)

世的百寿镇向南,以附近的地形还有家谱中的记载,那么应该处于永福县和后世鹿寨县的交接区域,东南面的大户应该来自于中渡镇,而向北则是后世的三皇乡,而如果一路向南……那里不仅就是自己山洞的位置,同时再向南不远,应该就是广西境内八个中型铁矿——屯秋铁矿的矿场!

广西古代出产的矿产不算丰富,除了一、两样之外甚至可以说是贫瘠,再加上古代冶炼业的落后和对各种金属认知与利用的手段匮乏,出产最多在国内排得上号甚至是占重要地位的当属是锡。不过古代这个锡可不是指后世占全球一半以上产量的南丹锡矿,而是指贺州出产的锡,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卷下“五金”中称到:“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邑,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者,以临贺郡产锡最盛而得名也。今衣被天下者,独广西南丹、河池二州,居其十八;衡、永则次之。”唐宋时期锡产于贺州为多,以致最初锡被称为贺,到明代,全国八成锡产量来自于广西的贺州和南丹。南丹锡矿虽然量大质好,可因为道途险峻,直到现代机械化规模采集和铁路、公路交通设施齐备后,南丹的锡矿产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而除了锡矿出产外,广西金银铜铅的产量在古代也有出产,不过比重并不大,而关乎人类生活使用最多用途最广的钢铁……广西的产量虽说不上是惨不忍睹,但却也的确少的可怜。这和整个广西的铁矿匮乏是有关的,在经过后世地矿部门几十年努力下近乎于拉网似详尽的调查之后,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矿段)60处,其中鹿寨县屯秋,灵川县海洋、大圩,崇左市渠香、岜陇、濑湍,北流市蟠龙,贺州市英阳关等8处为中型矿床,其余为小型或矿点。累计探明资源储量三亿一千万吨,居全国第二十四位,排在全国的末端(地矿资源排名上,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就别拿进来忽悠冲名次了,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排名二十四,虽不是扛榜的老幺但也真心和末端没啥区别)。广西铁矿的特点是点多、分散,富矿少、贫矿多而难选,不能满足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需要。

而位于靠近桂北的屯秋铁矿,发现时间是二十世纪新中国建立之初,储量大概三千万吨,品相虽然只能达到40%,从现代钢铁工业角度上看冶炼成本高没啥太多搞头,但是放到现在……这都不是问题!首先它能解决有无铁矿来源的问题,叫花子不嫌米糙,都要饿死了还有这心情挑三拣四?!第二就是屯秋铁矿它是一个难得的露天矿(注:屯秋铁矿资料来自网上资料注解,谷歌地图上也隐约能看到一个大矿场),这极大的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