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什么时候能吃饭啊?!!”
邓时锋所靠近的棚户和其它棚户差不多大小,透过藤条编织的壁墙的缝隙,邓时锋看到在这间棚户里除了用稻草铺设起来的一张床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家具,上面一张破烂不堪的棉被和一块较为完好的麻布以及一块兽皮正摊放在上面;除了这个之外,几个难看的陶罐和几个破旧的陶制海碗堆放在一旁,一根支撑棚户的梁柱上,吊挂着一张猎弓和少量箭矢便成为了这个棚户里的家具。棚户的角落里堆积着一小堆物品,虽然它被竹篾严严实实的给遮盖住无法直观的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邓时锋脑海里的某些记忆告诉他,这里堆放着的也许就是这些人最宝贵的东西——粮食!
火塘边上有两位诚仁两位少年,两位少年背对着邓时锋不好识别出具体年岁,正蹲缩在火塘边上一边烤火驱赶着冬夜的严寒,不过单薄的衣服和微弱的火苗实在是难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温暖,两个人不时的打着寒颤,而旁边的女人正在用一把石刀拾捯着一个南瓜,石刀肯定没有铁刀锋利,因此女人拾捯起来很吃力,还未等女人搭话,从门口便走进来一名成年男子,一手提着个铁锅,而另外一手则拎着把菜刀,看到男人回来,两位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
“爸回来了!”
站起来的两位少年个头并不高,而且缺乏营养的他们身体在篝火下显得是相当的单薄,和后世儿童普遍增长的身高与体重做比较的话,要想从身高上判断的确有很大的难度,邓时锋只有从男姓二次发育的声音和猜测来判断,估摸着两位少年也就是十岁到十四岁之间,但绝对不会超过十五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别说在古代,十五岁的少年基本上已经是属于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了;有钱、有条件的家庭十六岁的孩子都可以成亲娶老婆了。
两位少年较为高个,也较为年长的那位帮着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刚刚进来的那位男人接过铁锅,而小个少年则赶紧把旁边准备好的柴禾给架到火塘上,努力的把火苗给弄旺。而男人在进来后用拿回来的菜刀帮着女人捯饬着南瓜,有了菜刀大杀器的帮助,不一会的功夫,当两位少年麻利的配合着把铁锅架好塘火弄旺水烧开后,一家子今天的晚餐——南瓜配一堆看似像稻米还是粟米的东西便全部倒进了锅里。
“今天怎么这么久?我看赵老四家的火都起来了,你不是让赵老四家先用锅了吧?!”趁着锅里的食材被煮熟的空档,女人一边借着塘火的光线收拾着一些青菜一边有些不满的询问着自己的男人。
“赵老四他媳妇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