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不缺钱,他干冒奇险卖考题,究竟想干什么?这可不是他做事的风格啊!
一边想着,孙淡一边问高授:“条子上有什么讲究?”
高授道:“你可以这么打条子。比如孙兄你就可以这么写:顺天府正德十六年乡试新科举人孙文和欠高授白银五百两。”
孙淡:“这么写是什么意思?”
高授神秘一笑:“若我给孙兄的考题对了,孙兄自然能高中举人,到时候一发榜,我自然带着条子过来收钱。若考题不对,孙兄自然是中不了举人,这上面写着新科举人孙文和,你连举人都不是,这条子自然也就不算数了。”
孙淡恍然大悟,也十分佩服:“亏你连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佩服,佩服!”
“过奖,过奖。”高授笑着小声问:“那么,孙兄意下如何?”
“好,我打这张条子给你。”孙丹也不废话,就按照这个格式打了一张五百两的欠条递了过去,说:“我住在大通客栈,你到时候去问我要钱就是了。”
高授接过条子看了一眼,又朝上面吹了一口气,高兴地说:“这下就齐活了。”
“考题呢?”
高授从怀里摸出一张字条递了过去,又叮嘱孙淡半天,这才告辞而去。
等高授离去,孙淡站了半天,这才打开条子,只看了一眼,浑身就像是落进了冰窟窿中。
上面三个题目霍然是:《好学近乎知》、《有安社稷》、《天下有道》。
这同他资料库中顺天府正德十六年乡试的考题一模一样。
孙淡不敢再耽搁下去,忙找到平秋里,“走了。”
平秋里笑着问:“孙兄,收获如何?”
“一无所获。”
“未必吧,算了,我也不想多问,你说回去,我随你走就是了。”平秋里今天倒也收获不小,手中提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走起路来叮当着响。看样子,他起码赢了十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