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143 党爱国见岳父?(3 / 6)

来岁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丑陋古怪,大为惊讶,弄不懂蔡邕为要如此看重王粲。

蔡邕明白众人的心思,就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该送给他,才算物归其主。”

从此,两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这就是成语倒履相迎的典故,虽然这个典故以后很可能不会再出现了,但阴差阳地,蔡邕竟然又光着脚跑出来迎接王粲的老师——党爱国了。蔡邕老爹“人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但依然如此至诚,丝毫没有架子,不得不让人敬仰。

将近六十岁了的蔡老爷子光着脚跑出来迎接,这让党爱国感动之余,又不免深感愧疚。尤其是他一看见蔡老爷子那一把花白胡子,就联想起孤儿院的老院长来。

于是他立即快走两步,从蔡家的老仆人手中把蔡邕的鞋接了,然后回头蹲在了蔡老爷子身前,把老爷子的鞋放好,满怀歉意地说道:

“我冒昧造访,竟然让老光脚相迎,真是罪过啊请蔡老快穿上鞋吧。”

蔡邕老爹连忙弯下腰将党爱国扶起,然后伸脚把鞋踏上。还没等他说,周围竟然转来一片赞叹之声。

蔡邕和党爱国两人互相手把着手,惊讶地向道路两旁一望,原来叫好的那些路过的人和左右邻居的门房们。从一开始党爱国的侍卫主动在蔡府门前站岗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正好接下来就看到了可以成为典故的一幕。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蔡邕老爷子倒履相迎的典故虽然变了个花样,但终究还是会流转下去的。而党爱国大概也能跟着沾个光,留下个类似于张良给黄石公穿鞋的典故。

蔡邕和党爱国向围观群众作了个揖,然后就携手从大开的正门处进了蔡府。不管是跟着进去的貂蝉和蔡府老仆人,还是在外面站岗的侍卫们,都跟着脸上有光,一个个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蔡府里铺的还是传统的席子,宾主落座之后,蔡邕老爹殷勤地对相当不习惯地跪坐着的党爱国说道:

“党校长不必拘礼,若不习惯,老夫便命人拿椅子。”

“不必不必在蔡老面前,我又岂能如此失礼坐一坐就习惯了。”

因为党爱国再三拒绝,所以蔡邕老爹也不再坚持。毕竟在他的心里,只有跪坐才是相互之间最大的尊敬。虽然党校长所做的椅子在某些场合使用确实要更加方便,但是习惯了跪坐的人坐在椅子上,两腿空落落的总是感觉有些不舒服。

客气一番之后,党爱国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