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离望垣城大概五百米开外,穿着一身经常被误认为是黑衣的99式警服的党爱国,被众多披甲戴盔的武将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在了中间。
对面的韩遂马腾叛军没有出来,仅仅据城而守。这不是因为党爱国这方的军队太多的关系,正好相反,董卓这次才带了不到两万兵马,而守城的叛军足足有六万。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韩马二人在听了探马回报之后,反而懒得出城了,就在这里等着看董卓到底想要干什么。
如果董卓真的脑残到要跟他们来次光明正大的决战,他们也不介意给董卓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的军队虽然没有董卓的那么精锐,但大家都是西凉好汉,也不至于被对方一挑三。
党爱国虽然不是第一次见识到大军集结的场景——起码没有亲眼见识过也在电影中看过,何况他一直就住在北京,还看过许多次国庆天安门阅兵式。但是他此时看到这一片片手持冷兵器的士兵,心中仍然涌现出了“刀枪如林”这样的感慨。而布设在两翼的骑兵们,更是在后世已经退出了战斗序列,根本无缘一见的“前”战争之王。
亲临沙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在洛阳的时候,党爱国也没少和禁军打交道,虽然那些禁军看起来更有纪律,但是党爱国却总觉得他们应该不如面前这些有点散乱的西凉兵厉害。这大概就是常年于战场之上、于生死之间走出来的野战部队与很少打仗的卫戍部队之间的差距——不是在实力上,而是在精气神上。
党爱国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环望了一圈之后,恍然间有一种自己好像成为了将军的错觉,心中自然就生出了一种意气风发的情绪。
只不过他的身份,与其说是“将军”,倒不如说是“监军”。也许正是因为许多监军像他一样,看见这雄壮的军队自然就会产生自己重兵在握的感觉,并且被这种感觉迷住了头脑,所以才会昏了头去外行指挥内行,妨碍真正的军队统帅指挥作战。
此时党爱国也难免有些情绪昂扬,朗声对诸将说道:“我需要一个人跟我前往望垣城下,为我指出谁是韩遂谁是马腾。谁敢与我同去?”
党爱国此言一出,包括董卓在内,所有将领都默不作声地移开了视线。除非他们突然间脑残了,否则没有人会去陪党爱国抽风的吧——何况党爱国给他们的印象普遍不好。这个瞎指挥的党校长到了城下,因为说了些什么话激怒了叛军,结果被对方乱箭射死了,董卓麾下的这些将领们才高兴呢。
“唉!西凉健卒两万人,却无一个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