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了缑氏的造纸工厂和动力机械研究所之后,党爱国又领着中央大学校外教学团转了转洛阳周围的其它小工厂。虽然对党爱国来说是小工厂而已,但是对三国时的人们来说,党神仙好像格外喜欢“大场面”。
洛阳周围转遍了,党爱国最后带着学生们到了荥阳的河一工坊参观了一天,让他们算是了解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便宣布这次校外教学活动圆满结束。大家就地解散,都该干嘛干嘛去吧,想要回老家结婚的也可以回了——女学生当然是不可以的。
在荥阳的河一工坊处,学生们只是走马观花地见识了一番河一工坊原有的炼铁高炉等设备,以及在其附近新建的炼焦工坊、机械锻造工坊、机械加工工坊等新设备。当然“工坊”只是在这里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师的习惯叫法了,按照党爱国一贯大气的命令方式,这些新工坊全部被称之为“厂”。
但实际上,这些新工厂的规模甚至还只是勉强算作“车间”,基本上就和后世的个体小作坊差不多。不过饭要一口口吃,在党爱国的心中,还真是打算以这些小作坊为中心,将它们都发展成独立的工厂。现在看来,前景还可以算是乐观。
炼铁高炉方面,党爱国其实提不出什么太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拨款鼓励改良冶铁工艺方面的实验创新。至于冶铁方法,现在河一工坊正在使用的“炒钢”之法已经十分先进了,他也只能尝试着设计出机械来代替人力搅拌被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生铁。
要说在冶铁方面党爱国最大的成就,其实是“发明”了风箱、提供了冶铁的化学理论依据、“发明”了锻造机械,以及提出了利用焦炭炼铁。此外他还“发现”了多种金属元素——虽然只知道一些元素名,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就是了。
其实焦炭炼铁现在有什么作用也还看不太出来,毕竟这等于是大幅度改进生产工艺,不可能贸然行事。所以党爱国也只是先从河一工坊调拨了一座小高炉,用来实验焦炭炼铁,并总结技术经验。或许,过个两三年,焦炭炼铁才可以投入使用;等过个五年十年,焦炭炼铁技术才算是初步成熟?
不过要说起自己最大的贡献——不只是在冶铁,而是在各行业上的最大贡献,党爱国认为是建立了各行业的研究所。比如在冶铁这个堪称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中,党爱国建立了材料研究所、冶金工艺研究所、合金研究所、锻造研究所、铸造研究所、机械加工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
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很不理解,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