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位十常侍,甚至是远处一些比较聪慧的宫女和小宦官们却基本上都听出了其中的明堂。
张让这死太监,果然不愧是最见信用的皇帝面前第一号红人,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但这话里的套子也是一个接一个地下,堪称是语言之中的计中计、连环计了。
明明是汉灵帝在党爱国那让人绝望的神仙威能之下,不得不讨好神仙的举动,在他口中,反而成为了礼敬神明的虔诚之举,替皇帝找了个好借口。那么神明替皇帝治病,给皇帝好处这都是应该的,是等价交换,没什么可特别感激的。
但这种情况下,他又多了一嘴,点出皇帝待党爱国不薄,这就是故意给汉灵帝添恶心了。如果接下来党爱国真有后话,汉灵帝也就觉得理所当然,而不会再增加好感。如果啥都没有,他肯定还要装出一副“我不相信这是真的,神仙不能这么不厚道吧,因为陛下你对他那么好”的样子,再给皇帝心头的那朵小火苗添些猛火油。
而且他明明也听见了党爱国讲“历史”,知道大汉几十年后就玩完,却又把所有拯救大汉的责任全推到了党爱国身上,这样皇帝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而以后党爱国干得好那是本份,干得不好就是没有尽心尽力,故意要让大汉灭亡——谁叫他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嘛。
如果是平时,他用这手来陷害其他大臣的时候,后面还会接着一套组合拳,给人安上各种诸如“心有怨怼之情,有意拖延圣意,不肯尽心竭力”之类的“主观罪名”,最后再让人在监狱里“喝水死”、“冲凉死”、“躲猫猫”、“畏罪自杀”。
后世那些官场诡计什么的,便是从老祖宗这里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属于社会科学的宝贵财富。和创造出这些精巧的“斗争艺术”的古代奸臣们比起来,后世那些硬桥硬马地宣称“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只是临时工”之类的粗糙桥段简直弱爆了,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汉灵帝听了他给自己认的那个爹——中常侍张让的话之后,暂时倒也消气了,只不过这是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还不好说。他喘了几口气,调整均匀了呼吸之后,才对匍匐在地的中常侍蹇硕、毕岚二人问道:“党校长可曾有什么交待?”
“陛下圣明,党校长的确另有交待。”
在汉灵帝对面的蹇硕,低眉顺眼地回答道。他的话让正悄声地指挥宫人们将八仙桌摆好,把瓷器碎片清理干净的张让有些失望。不过算计这种东西,并不是能每次都成功,因此张让也只是咂吧咂吧嘴,觉得有点遗憾罢了。
等汉灵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