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认出对方的笔迹来,因为他见过各位王爷给徽宗祝寿时候写的一些祝福话语。各位皇子的笔迹,当初群臣都见过的。
重要的不是信王赵榛的笔迹如何,而是信王赵榛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预测到了一切,这才是宗泽最为吃惊的。信王赵榛已经将赵构的一切行为都做了详细的表述,并且将赵构的性格做了阐述。这与自己所了解的完全一样。
最后,赵榛恳求宗泽老帅看在大宋江山社稷的情分上,将岳飞给自己当兵马大元帅。赵榛的笔下,充满了赤诚和恳求。一个堂堂的亲王,竟然对一个小小的军将,而且还是待罪之将如此重视。让深深知道岳飞能力的宗泽感到非常的感动和吃惊。
“鹏举,你看看吧,既然信王千岁没出事,军队已经离开五马山到了太行山了,那你去那里也不是坏事。我的情况你知道,命不久矣。在那皇上的软弱政策下,以后的抗金大业恐怕会遭受很大的挫折。所以,我不阻止你北上投靠信王,甚至因为信王如此看中你,而希望你去。但是,你要想明白,宫廷之事和皇位之争恐怕在将来会很激烈。你投靠了信王,必然会交恶陛下,所以,一切由你自己定夺。”宗泽将信王的信件递给岳飞,语重心长的说道。
岳飞结果书信来一看,不但对信王赵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表示佩服。并且对信王如此看重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
岳飞一生的宏愿是尽忠报国,还我河山。要实现这个宏愿,不光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得出来的,还得要有成熟的政治经验,和正确的斗争策略。宗泽在一年之中所上的二十四份奏章,与许多军事文书,大部分都让岳飞看过。赵构的言行得失,正是他们经常探讨的话题之一。
东京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渴望渡河北伐。赵构为了讨好金国,对宗泽事事进行掣肘。在激烈的对金作战中,统制阎中立战死。宗泽孤身招降王善等人。在宗泽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和呕心沥血的抗金之下,赵构的小朝廷却在背后捅刀子,下诏“解散勤王兵”。
赵构在诏书中说:“遂假勤王之名,公为聚寇之患”,使得宗泽对外调不来勤王之帅。宗泽有苦难言,为了给朝廷保持脸面,隐忍不发。有些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被逼得通宵不寐,绕室徘徊,最后终于病倒。宗泽之病为何而起,为何日益沉重,为岳飞亲眼所见。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深知他的知遇之恩的宗泽现在已经病入膏肓,其实就是被赵构有意逼成这样的,这种用软刀子杀人的手段比用明晃晃的钢刀杀人更为残酷。
通过这段时间宗泽的耐心教诲,通过岳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