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手里,将两方最强义军拧成一股绳,是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太行山附近还有忠义社各路人马,将这些人马聚集在一起,加上太行山辽阔的纵深,很是占有优势的。如果在太行山进行移动游击作战的话,那时候将拥有超强的战略优势。
这时候马扩说话了,他指着地图上的太行山,详细说明自己挺进太行山的理由。太行山八字军号称数十万大军,真正的精锐战士,恐怕至少也有上万之众。不然的话,王彦是不可能屡次打败金军的。加上那里还能和太行山附近忠义社的军队会合,而且太行山很大,回旋数十里上百里都有余,有利于义军的生存和发展。相反,南撤去汴梁,义军等于在两国前线金军的重兵之地活动,部署在宋军占领区边境的大量金兵军队会竭尽全力予以围剿,义军很难生存。
刘希头领立刻说道:“你不能只看到王彦的太行山八字军,王彦的八字军也是到处流窜作战,没有根基。相反,我们如果南下投奔大宋军队,不但有各路义军和宋军作为保障,将来我们还能有个好的出身。”
吴风头领接着刘希头领的话说道:“当前的问题是,金军已经围过来了,我们冲出他们的包围后,南下,只要不碰到金兵主力,我们就能永远立于安全之地。而到太行山,则面临金军的继续攻击不说,还没有朝廷军队的支持。万一被金兵包围的话,我们深陷重围依然是孤军,将来必定全军覆没。”
马扩当即反驳道:“我们一旦南下开封,对金兵主力形成威胁,各路金兵必将前后夹击,我们同样会深陷重围,全军覆没。”诸将各有看法,纷纷加入争论。
时间在一点点的消失,赵榛也越来越焦急。这帮人真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这都什么时候了,听主帅的号令,拔脚就跑了,还在这里瞎吵什么?马扩也是,看上去威风凛凛的,其实也是脓胞一个,自己的手下都吃不住,还混个屁啊。
其实赵榛也错怪马扩了,马扩也是在他前脚不多长时间才来到五马山义军里的。大家推举他为义军首领,是因为他的名气和原来的官位。各路义军首领都是各个村寨的庄主村长,也都是各村各寨的主事人,马扩哪里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众人吃的服服帖帖的呢?天天和这帮人打交道,其实他也很难的。
“信王千岁,您的意见呢?”赵邦杰的目光突然投向了赵榛,大声问道。大帐内忽然安静下来,王家千岁就是大家的主心骨,虽然赵榛表面瘦弱,但是诸将对于信王千岁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听到赵邦杰的话,众人目光齐刷刷的向信王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