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无措。左右的大臣就喊:“大王你背着剑呢,用剑!”于是秦王拔剑斩还击,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残废了,就赌命一搏,用匕首投掷秦王,却只击中了柱子。秦王再砍荆轲,连砍了八下。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荆轲扔匕首的时候,中了!匕首上喂了剧毒,秦王虽然只被划破了一点点皮,但仍难逃一死。
秦王一死,这个世界可就大不一样了。荆轲刺秦王政于咸阳,天下震动。年少的公子扶苏继位,为报父仇,兴兵灭燕。征战二十年后,一扫六?合,享国祚三百载。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没了秦始皇,就没有焚书坑儒,也没有彻底的郡县制……虽然仍有“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但远不如秦始皇与李斯合作,弄出的天崩地拆新世界。
对了,这里不得不为秦王政说两句,焚书是李斯的建议,而他的建议具体说来是这样的——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
这里面很重要的五个字就是“非博士官所职”,就是说秦朝的博士官还是可以藏书的,只是老百姓不能藏,不能看,不能谈。有点像后来天朝的禁枪,部队可以有,老百姓不行,老百姓私藏就是犯罪。
那么后来为什么这些书大部分都失传了呢——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没有人认为项羽在烧宫室之前,会先抢救古代珍贵文献吧?
当然,历史是历史,过去了很久,我们并不能轻易地让某一个人来背锅。这对历史人物不公平,对历史本身也不够尊重。
但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一回没有焚书坑儒!
秦王扶苏机智聪敏,又有悲天悯人的心肠,他继位后对诸子百家的学术采取放任态度。只要不诽谤朝廷,不鼓吹六国后人复国,天下的博学之士,随便说什么都行。
经济上休养生息,文化上予以自由……扶苏统治下的秦朝,成了中华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加上秦朝新立,需要大量知识分子来做官,普通人中,多有追随百家诸子进行学习的。
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诸子百家为什么诞生于春秋战国?就是因为春秋战国天下离乱,人心乱了念头就多,各种学说也就多了。而在扶苏治下,天下由乱入治,人心思定,许多学说便渐渐消失无踪。
最后,经由数十年的大浪淘沙,原本的诸子百家只剩下了儒、道、法、墨、兵、阴阳这六大家。其余或存或灭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