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很难平辽成功,要想平辽,唯一的体例是把他们引进关内,用箭一举歼灭八旗主力。”
孙承宗叹道:“你没搞错吧?女真人的骑射本领冠绝天下,我们用箭来对他们?这能赢?反过来还差不多。”
鳌拜品了口茶,微笑道:“如果是在平地上对射,那明军肯定是赢不了,可是八旗军不熟悉地形,是我军最大的优势。我早就派锦衣卫去蓟州查询拜访过,在距离遵化四十里的处所,有一处阻地。那时为了修建附近城镇,明军曾经在那里大规模的挖土,挖出了一个三面受阻,类似盆地的地形。后来那里没有驻军,一直就那样没有人管。如果我们故意丢失落遵化,趁夜把敌军引到那个处所,派两千弓箭手埋伏在那里,带足弓箭,射上半个时辰,八旗军主力怎能不灭?”
孙承宗一想,觉得这确实是设伏的好处所,可是如何把敌军引到那里是个问题。“可是这样故意溃败,我们也要牺牲很多士兵……”
鳌拜正色道:“如果不消这种体例速战速决,将来大明陆续死几多人,是没法估计的。如果要用正常的体例和金国对战,要灭了他们,我们起码需要死三十万人。死几千和死三十万。你选哪一个?虽然牺牲蒙在鼓里的士兵很不人道,但如果不消这种体例兵戈就不是合格的将领。”
孙承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鳌拜教训了。可是作为统帅,他和鳌拜比真的自愧不如。他脸色变的很刚毅,沉声道:“你的想法很好,但兵发有云,穷寇莫追,你怎么肯定八旗军攻下遵化后会追击呢?只要他们不在夜间追击,我们的苦心不是要白搭,还要丢失落遵化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鳌拜轻道:“正常的情况下,攻下遵化这样的城,八旗军是一定不会追击的。因为丢了一座城,其实不代表敌军的溃败,所以,我还需要一个特俗的条件。”
孙承宗问道:“什么条件?”
“首先,孙爷爷要身在遵化,擒贼先擒王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理。在每攻一座城之前,八旗军的惯用手法是释放部分战俘,将奸细混在战俘里,混入城中。这些人有的是探子,更多的是武艺高强的刺客,负责暗害明军的首要人物。一旦刺杀成功,里应外合,就可以轻松攻破城池。沈阳、辽阳都是被对方的奸细里应外合攻破。所以在后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中守将们坚决不收降兵。而我,需要遵化接收降兵,把那些刺客们放进来。”
孙承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你说的条件难道是……”
鳌拜轻道:“没错,要想败八旗军,需要你的人头。只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