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联合蒙古后七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长城脚下,皇太极与众贝勒站在一高处遥望长城,其烽火台清晰可见,许多处所确已坍塌,众人无不兴奋异常,纷繁赞道:“汗王用兵如神,诸葛再世,亦不如也。”
孙承宗早把喜峰口的守军撤走了大半,剩下的也不是精兵强将。皇太极率领的军队轻易突破喜峰口,包含以西的几个关隘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峪等地。
八旗兵在距离遵化二十里外扎营。王帐中,皇太极坐于中间,右边是阿敏,左边是莽古尔泰,众贝勒众将士排列两侧,皇太极神色极其庄重:“明军杀了我们先祖,欺负我们久矣。或无端挑起边衅,或借故封闭马市,几次想至我们族人于死地。先汗不得已而兴兵,至今已三十余年矣。如今金国地阔千里,兵强马壮,蒙古诸部与吾同心。此次入关,并不是要灭了大明,意图为打残他们。所以入关后不攻城掠地,在于撼摇南朝之民心,明日一早,出兵遵化。”
打了几仗后,原本还说些衰话的莽古尔泰也信心百倍了,道:“这里比起宁远,山海关,简直像柿子一样软,要从这里进攻,大明早就完了吧?”
众人哄然而笑。
五日后,鳌拜正在宫里和崇祯、姚欣妍一起玩他发现的纸牌斗田主。
宫里太监急着回报:“皇上,内阁首辅李大人、兵部尚书王大人求见。”
“崇祯”他叮咛道:“传他们进来。”
李标尚且有几分沉稳,兵部尚书王洽则是脸色惊慌,见到“崇祯”后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遵化告急,女真人皇太极率兵绕过山海关,从迁西一带的龙井关、大安口处破关而入,连克数城,已经围困了遵化。”
“崇祯”轻道:“你说什么,奴酋围困了遵化?”
王洽紧张道:“是,皇上……”
鳌拜微笑道:“那孙承宗大人怎么样?”
王洽见鳌拜听到这种消息还能笑的出来,心里气愤无比,无奈他深受皇帝恩宠,权势滔天,只能恭敬的回应道:“回黄大人,孙大人还没撤,士兵们也都在孙大人的要求下死守遵化。”
“崇祯”轻道:“那就没事了。让他们攻去吧。”
王洽一呆,我擦这是怎么了?遵化万一有失,将危及京师,难道皇上是八旗军的内应?皇上固然不成能是内应,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王洽糊涂了。
李标轻道:“黄太傅,你不给王大人说说自己的计划吗?我也很好奇你和孙大人到底商量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连遵化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