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三十八章 钱都上哪里去了?(3 / 5)

鳌拜王朝 兔来割草 4152 字 2021-08-01

题。”

“可是朕一说加商税,满朝文武集体反对。如果我强争商税,他们会骂我是昏君。”崇祯说着,扭头悄悄抹了抹眼泪,道:“连你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鳌拜觉得崇祯太可悲了,二十岁不到,背负了那么多的压力。身边还没个合格帮手。

崇祯一脸忧虑,又道:“宣府、大同、蓟州、延庆等处皆有军饷拖欠,前线军士萎靡,军心动摇。几处边关军饷拖欠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许多将士在边关把守,形情最好的卫所都只能拿到三成的军饷,好多士兵一家老小都在忍饥挨饿。已经有了军心不稳之势,全靠将官强行弹压,若有万一,恐随时有兵变之忧。那些朝臣,根本就不管这些事,他们天天就知道逼着朕销毁三朝要典,我现在该怎么办?”

几年前制定的三朝要典是天启钦定的史书,共二十四卷,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那些破事,其中最大的反派,打击的对象,当然是号称“清流”的东林党人。天启帝当时的想法就是力捧忠于自己的阉党,打击东林党,所以视这本书为名著。

现在阉党已经被铲除了,东林党人重新获得了重用。他们现在急的不是在干出一些名堂,而是为自己洗涮罪名,进行翻案。

想要毁掉三朝要典就等于否定了先皇的结论,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朝臣们围绕着此书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激烈到什么也不用干了。

所谓清流,根本就是一群只在乎名声,不干实事,掩耳盗铃的龌龊分子。在他们看来,面子大于一切。其实老百姓才不管这帮大人物谁好谁坏,他们只想吃饱饭。而那些只顾面子工程的大官,往往都是让人吃不饱穿不暖的类型。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干不好工作,自诩正义又有什么用呢?

鳌拜知道,如果崇祯销毁三朝要典,并对相关史书进行修改,为东林党扫清障碍,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但他却提议道:“皇上,我建议把这书销毁吧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需要再争论了。争论这是只在浪费时间,阉党都已经铲除了,还有很多受了牵连,做都做了,还留着这书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不要再考虑回头,如果不销毁,东林党那帮死要面子的文人也不会善罢甘休,难道朝廷不干活,就整天争论这个?当机立断,然后干其他的吧。”

本来朝中持销毁态度的人就占了多数,现在一听鳌拜也表态了,崇祯马上下定了决心。“你说的对,打击了阉党,又不给东林党完全翻案,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明天我就去了结此事。销毁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