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老板姓最多只能吃一些狗肉炖的汤,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游牧民族以狗为猎具和放牧的守护者,所以就忌食狗肉,再加上佛学典籍上把狗视为不洁之物,严禁屠食。因此有‘狗肉上不了大席面’的说法。
又有‘狗肉朋友’的俗语,这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整天东游西逛,到处吃喝欠账,有一天,他正在城里游荡,看见一个黑塔一般的大汉在卖狗肉,这黑大汉长得非常强壮,显得很凶悍,刘邦也不管身上一个铜板也没有,就找那黑大汉要了两斤狗肉,大吃大嚼,一边吃一边大叫:‘好吃,好吃,正痛快!’
大伙看见了,就马上围了过来,不到一会的功夫就将黑大汉的狗肉全部买光了,黑大汉高兴的对刘邦说:‘这位朋友,多谢你吃我的狗肉,这顿狗肉算我请你了!’刘邦一听正合他意。立刻问道:‘这位兄弟,你是谁?’
黑大汉说:‘俺叫樊哙’从此之后两人就成了好朋友,刘邦就在樊哙那里白吃白喝,时间长了之后,樊哙就不高兴了,心想这刘邦兄弟只知道白吃白喝,什么也不干,明天我到河对面去卖狗肉,看他怎么办!第二天樊哙一个人悄悄地挑着一煮熟的狗肉去河对面卖,可是没有了刘邦他的狗肉却是卖不出去,等刘邦的打听到他到了河对面赶过去之后,他的狗肉很快就卖完了,以后刘邦还是白吃白喝,而樊哙的狗肉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后来刘邦斩白蛇起义,樊哙也加入了他的义军,成为他手下一名得力的干将,这个故事就慢慢传开了,因此有了‘狗肉朋友’的俗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俗语带上了一些贬义的色彩”。
赵湘听了,咯咯直笑:“刘邦也不是白吃白喝啊,他替樊哙做了宣传和广告的”。
赵越又道:“狗肉朋友在大江南北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西南有些地区把狗肉称为朋友,却不是贬义词”。
龚德全吃得满面红光,说多:“这狗肉确实是好东西,除了从前上学那会,我还从来没有这么好的胃口!”
赵鼎端了酒杯说道:“龚叔叔,我敬您一杯!干了啊”
龚胖子连声道好,跟赵鼎两人碰了一杯,放下酒杯之后:“老赵啊,不瞒你说,我和我儿子从来没有一起喝过一顿酒,那小子整天不着家,今天赵鼎敬我,我真的很高兴,赵鼎,来,咱俩再闷一杯!”
赵鼎也是不拒,又跟龚德全干了一杯。随后赵越又和龚德全一起喝了一杯,龚德全却是有点吃不消,连声囔囔道:“哎呀,你们父子俩轮番灌我,我是大感吃不消,不如咱们随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