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三十五章 同进士(2 / 3)

一梦入大唐 胖哥老李 2292 字 2021-12-15

长孙无忌一出手,其他的贵族立刻跟进,眼看这地契发出去的越来越多,已经一百五十万亩了。

这地契发得高履行分外地心虚,一百五十万亩可要换一千五百万亩的天竺土地,天竺有那么多上等地么?

苏定方传来的消息令高尚书心情稍安,现在打下来天竺的一半儿地盘儿了,据不完全、不准确的统计,也有四百万顷的耕地,实际情况只多不少。

另一半天竺,大军没空去打,现在大军都在看着占领区的天竺人干活儿呢。加起来天竺的耕地恐怕有八百万顷,这还是往低了估计,好地怎么也得有一亿亩。

高尚书是懂土地的,隋朝大业年间,华夏的认垦地达到四千九百多万顷,当然“认垦”不是已经开发好的,实际情况大概有六七百万顷吧。

到了唐初,因为战乱,现在高履行手里的数据是只有五百万顷。至于这里有多少瞒报不交税的部分,就不得而知了。

天竺的耕地比大唐都多,当然现在是大唐的了,那个好地方早就该打下来嘛。

最后到了两百万亩的大关,总算是没人来继续申报了,这也是唐初土地兼并还不是很严重的结果。

不过这两百万亩大部分都是隐田,李治一挥手,爱国无罪,统统赦免。

皇上一句话,一百多万亩的隐田就洗白了,成了官田,可以分给老百姓了。

贵族们聚集了三十万庄丁,浩浩荡荡地去天竺接受土地。什么?天竺的人口不分永业田?这个问题被所有人刻意忽略了。

一个非常不讲政治的说法儿在暗地里流传,他们太懒,给他们田,不鞭打也不干活儿,不能跟勤劳的华夏人比。

当然在正式场合,谁这么说,是要被李治呵斥的。官方的说法儿是,这个问题很复杂,要等官员到天竺后统治一段时间,根据当地的“乡俗”来制定政策。

朝廷没花一分钱,将天竺的土地分了一点儿出去,就制造了三十万年轻力壮的移民。这些人和派到天竺去的官员们一起,构成了天竺的上流社会,天竺就算能稳定统治了。

等以后收成出来,贵族们得了好处,还会有大批贵族和商人去天竺廉价从朝廷手里买地,虽然没有一亩换十亩的便宜事儿了,比大唐的耕地还是便宜很多的,重要的是随便卖啊。

这个还田事件的副产物就是贵族们的势力都输送到了天竺这个殖民地去,在大唐核心领土上的势力大衰,李治和武昭仪在宫里高兴得连喝了好几天的酒。

另外由于李治的这次对隐田的赦免,还意外地多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