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三节 条条大路通京城(5 / 7)

新明史 闪烁 6077 字 2021-07-31

达白羊王国的都城。北达大草原北部最为偏僻的草场,南到中南半岛南端的狮城,东至北洋的出海口。整个道路系统呈现五横五纵的形式,这还仅仅只是十条主干道,而在这十条主干道之外,还有难以计数的辅助道路。仅仅只计算这十条主干道的里程了达到了二十五万里,如果算上辅助道路的话,总里程将超过一百万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将这些道路全都连接起来,并且拉直了的话,足以绕地球赤道十二圈了!

显然,要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没有人力资源是不行的,而且在大量机械工具出现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人力。当时,帝国其实已经开始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修路技术了。比如,使用炸药爆破,来减少人力使用量。另外,通过在沿途各个重要地点建立小型的炸药工厂,以及水泥工厂来减少运输的麻烦(当然,这得根据实际的情况,特别是水力资源的情况来确定)。不过,人力还是最为主要的,而帝国依赖的,正是日本的劳动力资源。

在日本战败之后,上杉谦信的幕府与帝国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与协议,这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协议就是,在日本向明帝国支付战争赔款的二十年之内,可以用人力资源来支付战争赔款。后来,这几乎成为了日本向明帝国支付战争赔款的主要方式。在最初的几年内,日本已经向明帝国输出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劳动力,而且基本上都是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后来,在朱祁钰制订了帝国的道路修建工程计划之后,明帝国开始更大规模的从日本获取劳动力。仅仅在这五年之内,日本就向明帝国输出了两百万的劳动力。不过,这些劳动力的素质下降了不少,其中包括了不少十三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年,还有年龄超过了五十岁的老人,以及大量身体比较健壮的妇女。不过,不管这些劳动力的素质如何,毫无疑问的,这些人,正是明帝国能够在二十年之内完成一项世界奇迹般的庞大工程的主要动力。

当然,五年的时间其实是不够的。道路修建工程不但贯穿了整个朱祁钰时代,而且还一直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不过,这其中最初的二十年却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二十年之内,日本至少向明帝国输出了超过八百万的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修路的。这也许算得上是日本人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吧。而在这二十年之内,朱祁钰规划的十条主干道先后完工,这为帝国后来修建辅助道路打下了基础。即使是在数百年之后,这十条主干道仍然是帝国道路交通的基础!当然,在修路方面,除了人力,最重要的就是工业的贡献了。

在水泥出现之后,它就成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