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赶在何桥峰的前面,先打垮欧罗巴那些国家的舰队,然后等着何桥峰赶过来。
这是一种守株待兔的办法,不过,也是当时顾成林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茫茫大海,而且根据欧罗巴那些商人提供的消息,美洲大陆南部地区地东海岸线上,有着大量的河流汇入大海。而这就是说,如果何桥峰愿意的话,而且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去探险的话,他肯定会顺着这些河道逆流而上。显然,顾成林不可能率领舰队去搜索每一条河道,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更容易与何桥峰的船队错过了。所以,想办法抢在何桥峰的前面,先打掉欧罗巴那些国家的舰队。那么就算与何桥峰的船队错过了,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至于顾成林有没有想过,他率领的这十艘战列舰,以及二十艘护卫舰能否击败欧罗巴各国部署在美洲附近海域的舰队,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以当时明帝国海军战舰的质量,火炮的威力,还有官兵的素质。就算顾成林在兵力上处于一定的劣势,他也不会被敌人轻易击败的。而且,顾成林本人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海战指挥官,他更不会轻易的败在任何一个对手的手里!
当然,顾成林没有把这些想法告诉给舰队的其他官兵,他也不需要告诉给其他的官兵。作为帝国海军的军人,舰队官兵都会服从他的命令的,而且这些官兵的斗志都非常的高昂,对战胜敌人有着绝对的信心。不过,顾成林对这次远航所要遇到的麻烦估计的仍然不够充分。而他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也许不是那些欧罗巴国家的舰队,而是大海本身!
顾成林是一名优秀的海军将领,同时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航海家。不过,在他指挥帝国海军舰队作战的这些年里,他并没有多少真正远航的机会。在南洋,西洋地区的战斗行动中,帝国舰队基本上都是在近海航行的,而且作战行动大部分也是在近海进行的。那些对地支援的行动自然就不用说了,就算几次与红夷海军舰队的战斗,其实都是在靠近大陆的近海发生的,所以,舰队几乎就没有在远海作战的经验,甚至严重缺乏在远洋航行的经验。
这不仅仅是顾成林一个人的问题,当时帝国海军中,几乎所有官兵都缺乏远洋作战与远洋航行的经验。这次,顾成林在从科兰巴出发后,就选择了远洋航线,直接前往马林迪。不过这只是一次短暂的航行,而且航行途中,舰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顺风顺水的就到了马林迪。可以说,当时,明帝国海军官兵最为缺乏的,就是在远洋航行中遇到困难,准确的说,是他们解决与应付这些困难所必须要具备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