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理论。也因此,开普敦海战成为了风帆时代海上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并且成为了后世海军历史学家,以及海军战术家研究顾成林战术思想体系的最重要的海战战例之一。
对于历史上对他,以及他所创立的海战理论的评价,顾成林在当时悬不可能知道的。他甚至不会有过类似的想法。对顾成林来说,他当时要做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他不但要彻底的击败红夷舰队,打通前往大西洋的海上通道,同时,还必须要尽量保存舰队的实力,为后面的征战保存力量!当然“海上存在”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要在海战中尽量的保存己方的力量,在这一基础上,再去寻找歼敌机会。而这也正好符合了当时顾成林的需要,保存实力第一,歼敌第二!
舰队离开德班港之后,立即升起了满帆,并且按照侦察舰队所标定的最佳航线向南前进。陈建秋的巡洋舰也在编队之中,并且再次成为了前锋侦察舰。三日之内,陈建秋就组织官兵修复了“昆仑”号,另外四艘巡洋舰也都得到了修缮,恢复了作战能力。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因为按照当时五艘战舰的受损情况,即使是在有条件的港口内,也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修理。而陈建秋在德班港的简陋条件下,竟然只花了三日就把战舰给修好了。为此,顾成林还奖赏了陈建秋,并且越级提拔他为上校军官,由他负责指挥前锋舰队的十艘巡洋舰,作为整个大西洋舰队的主力侦察编队行动!
五日后,舰队就绕过了非洲大陆南端,并且转变航向,开始向西航行。因为这里已经是高纬度(当时,帝国海军第一次采用了经度与纬度这两个概念,而赤道就为零纬度,帝国京城为零经度,这与后来欧罗巴的天文学家确定的经度与纬度的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的数值方面有所差别)地区了,风浪很大,舰队的航行也变得很困难了!
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舰队才离开了风浪去,在到达距离开普敦大概两百里的外海时,海面上基本上风平浪静了。不过,顾成林等人心里都没有底,这一地区对帝国海军来说,基本上是一片完全陌生的海域,天气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法,几乎是无法预测的。不过,这并没有能够阻挡明军舰队前进的步伐。在让舰队重新编队,形成了整齐的战斗队列之后,顾成林让陈建秋的侦察舰队再次出发,前去寻找红夷主力舰队的下落,同时,下令让舰队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准备随时与红夷舰队作战!
这次,顾成林并没有收到什么意外情况,第二日,“昆仑”号就返回了舰队,陈建秋确定红夷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