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卷 国之根本 第六十四节 帝国医学院(3 / 5)

新明史 闪烁 4134 字 2021-07-31

,柴汇用心之良苦,这也让朱祁钰心里很是惊讶,一个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子女,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显然,这天下父母之心都是一样的,柴汇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返回京城之后,朱祁钰开始着手处理另外一件事情,即成立帝国医学院。这是一所类似与帝国公立大学,不过完全以医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学性质的学院。而成立帝国医学院的想法,也是因为皇后病倒,让朱祁钰不得不重视医学方面地发展了!

其实,在这时候成立帝国医学院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在帝国公立大学成立的时候,也成立帝国医学院的话,那么以当时的基础,根本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会使医学发展走上一条歧途。在经过了十多年的知识积累之后,帝国公立大学在医药科学方面的研究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且随着化学水平的提高,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医药学的雏形。比如,当时轩辕龙腾就已经确定了人体中最为重要的养分是葡萄糖(这个名字是朱祁钰取的),血液本身只是养分的载体而已。

当然,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另外一所类大学性质的机构,即帝国军医院。当年,朱祁钰成立帝国军医院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在战争中挽救伤员,减少伤员的损失。而这十多年来,帝国军医院确实起到了极为巨大的作用。不完全统计,在十多年的对外战争中,帝国军医院,以及培养出来的军医,在战场上至少挽救了五十多万帝国官兵,其中至少有二十多万人因此而没有残废!显然,这一贡献是极为巨大的,如果没有帝国军医院,没有那些军医的话,那么帝国军队在这些年的战争中,必然会付出更为巨大的伤亡代价!

当然,帝国军医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主要是受到其职责的限制地。比如,帝国军医院最为侧重的就是外科,特别是创伤性外科,即使是在数百年之后,帝国军医院(已经改名为帝国军事总医院)在创伤外科领域内的水平仍然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这也是因为,大部分的战争伤员都是外部创伤,所以最为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帝国军医院其实就是一家大型医院,在学术领域内地研究是不健全的,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依靠帝国公立大学的帮助,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学术性的研究,自然也就难以有更大的突破了。第三,帝国军医院的人员流动非常频繁,毕竟战争频繁,而前线军队对军医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很多医生只是在军医院进行了一年,甚至半年的培训之后,就被送到了前线部队去,难以长期进行某一个项目的研究。

这些都严重的制约着帝国军医院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