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更好的材料制造,让火炮更轻。同时,火炮地口径也扩大了,这样就能发射威力更大的炮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一个炮兵班只有五人,现在扩大到了六人,这才保持了火炮的射速。用这种火炮炮击宇都宫,那场面更是异常地壮观。
第一天地炮击,第十一军的四个炮兵团就打掉了至少五万发炮弹。
如果不是朝鲜王国的后勤部队将弹药远远不断地从东京送过来,如果不是已经有四支帝国运输船队在不停的将国内制造出来的炮弹运送到前线来,如果不是帝国商会,以及工业协会公开表示支持皇帝的征战行动,允许帝国政府在他们那里赊帐购买军火弹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用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来抵偿购买军火的费用的话,恐怕朱祁钰都要肉痛了。要知道,在东征时,很多大规模战役中消耗掉的炮弹都没有超过这个数量呢,而这仅是第十一军在第一天里打掉的炮弹。平均算下来,一门火炮打了八十多发炮弹,按照标准的射速,每门火炮都要连续炮击近一个时辰,才能将这些炮弹打光!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第二日,万军平仍然让炮兵继续对宇都宫进行炮击。而且,炮兵在摧毁了城楼与城墙上的日寇炮位之后,将阵地前移了数百步,除了对城墙进行炮击之外,还对城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
黄昏前,第十一军的炮兵部队就打掉了六万发炮弹,最后让朱祁钰都不得不下令万军平节约使用炮弹,不然补给跟不上。
经过这么猛烈的炮击,宇都宫南面与西面的城墙几乎同时倒塌。万军平也本着节约炮弹的原则,让步兵开始了进攻。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城内叛军不但没有放弃抵抗,反而在城墙倒塌处与明军步兵展开了拉锯战。愤怒之下,万军平让步兵撤了回来,在炮兵阵地前沿建立防御阵地,随后,他下令炮兵以全速向宇都宫城内倾泻炮弹!
朱祁钰在知道第十一军进攻部队伤亡了数百人的消息后,也就没有阻止万军平的复仇行动了。毕竟,弹药是可以生产的,而帝国将士的性命是不可能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两者比较之下,朱祁钰自然选择了保护帝国将士生命,浪费点炮弹不算什么,反正弹药储备很充足,一时半会根本就用不完。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夜,到天亮的时候才停了下来。而停止炮击的原因不是万军平的愤怒发泄完了,而是第十一军,甚至连第一军炮兵团储备的炮弹都打光了,而朝鲜王国的后勤部队要在当天下午才能将新的一批弹药运送过来。当然,一整夜猛烈的,没有半刻中断的炮击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