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满载结对归家,人一生到底要追求什么,穷与富,时间流逝最后归于尘土还不是都一样。
总算到了拱宸桥,只见沿岸停靠着无数从各地前来进香的香船,竟有上千艘之多,整个河面几乎被塞满,就好像已经变成陆地一样,可以想象密集到何种程度,只是这些香船停靠有序,密而不拥,条条有序,只见不少汉子正在吆喝着指指点点,看来正是这些人的功劳,但见一艘刚刚到来的香船在一名汉子的安排下靠岸,接着船主递给那汉子一些银两,易寒恍悟,原来还要缴纳停泊费用。
这些香船自然比不得金陵花船的华丽奢美,却也另成一副风范。
不少烧香的妇女下船而来,身穿蓝色印花布裙,用白色或蓝色的头巾包裹于头,又的还在发簪上插上一朵红艳如火的纸花,娇俏如花,古风犹存。
楚留情忙指着远方道:“易兄快看,小碧玉!”
易寒望去,却是一个二八少女,同样穿的也是轻软飘逸的蓝印花布,但是这些未出阁的少女与妇女不同的时候,头上并没有裹上头巾,而是梳了双髻,云鬟垂于两耳,静若拂黛清芙。
此刻岸边桃红柳绿,花香鸟语,这些身穿简朴蓝印花布的少女,与小桥流水,绿柳红桃,淡淡的香烟氤氲,构成了一幅独特风韵的风景画。
小家碧玉的乡野气韵是大家闺秀所没有的,道的一个朴也真。
船上设有方桌,桌上放有各种祭品,点燃红烛,有些香客们虔诚的默念着,舱内烟火缭绕,不时传出清脆的击磐声,木鱼声和喃喃的祈祷声,后舱设有月台,摆弄着乐曲奏起佛曲来,有些香客刚刚归来就坐在船沿边休息,有些却忙碌着摆好祭品准备祭拜,有些闲情的看着周遭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群。
易寒惊奇,人之百态,竟能一视而全。
楚留情立于岸边,目光肆无忌惮的流连于那些从她身边经过的农家小碧玉,不少性格开朗的茶家女见了这垂涎欲滴的李明濛,在经过他的身边加速步伐,尔后又恢复正常步行速度,唧唧喳喳的窃窃私语起来,进而掩嘴偷笑起来,少女悦耳的笑声传入心头,连易寒不禁被这自然而发的自然之美撩拨的动情了。
蚕家女相比之后就温婉安静了许多,有的看了楚留情火辣的目光,立即垂下头来,俊俏的脸蛋上立即泛起红晕,埋下头匆匆的走着路,有的莫名的拽起自己的衣袖,行动是如此扭捏不自然,这一些无不显示她们内心的紧张羞怯,每当看到这一幕,楚留情总是以爽朗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畅快,少女的娇,少女的羞都因他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