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出朝堂。
吕公著这个富甲天下的大地主,最后果然流落街头,照样无人救济,困顿交加之下生生病死,还是死了后人家看他可怜收留在义庄,直到他儿子远远前去收尸时,他早就烂掉了。
徽宗朝时,章惇的下台又重新让大地主们看到了复仇的契机,徽宗罢掉章惇发配海南,大地主们欢吹雀跃,如同过年一般,四处放鞭炮庆祝。而也从那时起,有见识的大臣纷纷走马灯般上台下台,最后只留下老而弥坚的蔡京,一个人陪着赵佶带着高俅,童贯,等六贼败坏大宋的江山。
由此可证,史书是天底下最不可靠的玩意,因为史书是谁写的,史书是文人写的,在古代,能读书当官的,四分之三是地主豪强,平民百姓买不起那动不动就一贯二贯(相当于平民百姓一至两年的收入或支出)的书来看。
这些地主豪强当上了文官,能对破坏他们利益的人说好话才怪呢,史上真正干事的人从来都没好下场,包公牛逼吧,敢口水吐得皇帝满脸都是,皇帝还不敢说他,一边用手擦口水,一边苦笑着点都称是,可还不是照样被毒死(包公墓经过检验,头发里含砷,也就是传说中的砒霜,而在他死之前,史载身体还很康健,所以极有可能是被毒死的,有可能是因他刚直得罪了太多的高官贵族了),而文包武狄,打得西夏屁滚尿流的狄青最后面还不是被文人生生整死!
这些在后世愤青派楚越看来是极为可恨的,这也是他带着那么一些鄙夷冷笑的原因。
但高老太君并不会因为楚越的那么一丝冷笑而改变主意,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她开出的条件任何人都不会拒绝,聪明睿智如楚越般按常理也不应当拒绝,她想起上次楚越仅仅只因为她没有提前通知楚越就稍微的推动而触怒楚越的事,她以为是自己语气不好,过于霸道惹得心高气傲的楚越不快,于是换了一种语气温和说道:“道长,也许是老身说得不好。老身知道道长明察万里,不可欺瞒。是老身操之过急了,对道长有所隐瞒,这点请仙长见谅。但的确,这对于道长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可是她错了。
楚越非常知道高氏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自己,或者说,大地主顽固派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自己,无非就是因为赵佶罢了。
正因为如此,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性格依旧刚直的楚越压根就不怕大地主巨大利益下暗含的威胁。
反而这威胁非常有可能重新激起他才压下去没两天的暴燥脾气。
不论前世今生,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受得住威胁的人,前世不少主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