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
这名字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平型关!
此处属故宋的代州与故辽的西京道灵丘边境接壤处,故此,北宋王朝在这一片区域,建起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军寨。诸如麻谷寨、梅回寨、宝兴军寨、再加上瓶形寨。
瓶形寨这个名称,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地形如瓶颈,好出不好进。尽管在辽与北宋相继灭亡后,这里已经不再是边境,而是金国的一个普遍军州,但因地形险要,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因此各种防御与驻军都保留了下来。
狙击队想安然无恙通过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时,向导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狙击队的向导,有奇特,是个和尚,准确的说,是名僧兵。
天诛军中,是有一支僧兵的,人数不多也不少,约三百来人,多半来自太行山各个寺庙的僧人,其中大半来自太行以北的五台山。五台山僧人抗金,史书中颇有记载。在这个时空中,由于狄烈的出现,这种抗金热情更为高涨。而天诛军中那位有名的僧将释智和,更是激起了僧人从军的热忱。
狄烈倒也是来者不拒,将这支僧兵划归释智和管理,命名为“僧兵营”。这僧兵营的任务并不是打仗——要打仗天诛军中多的是人手,哪轮得到这些僧兵。僧兵主要任务是,安抚收复区百姓的人心,协调军民关系;同时在军营中化解各种士兵间的矛盾……应当说,到目前为止,僧兵们干得不错。
当狄烈制订了一个狙击计划时,僧兵的另一个作用再度体现出来——熟悉地形。
代州一带的地形,包括五台山周边环境,没有比从五台山各寺庙里出来的僧人们更了解的了。在得到军主的紧急通知后,释智和很快挑选出了一名僧兵,法名圆性,是五台山北台叶斗峰灵圣寺的一名僧人。出家前是名樵夫,也采过药,五台山方圆数百里大小径道,以及人烟罕至之地全都走遍,这其中就包括飞狐陉。
据圆性所言,五台山北麓,瓶形寨所据守的那道险隘,就座落于泰戏山。此山艰险高峻,飞鸟难渡,除却瓶形寨口,大队人马想逾岭而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但若只是小股人马,而且又找到一条正确的小径的话,翻越此山,避开瓶形寨,直入飞狐陉,还是有把握的。
而僧兵圆性,就是这次狙击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梁兴给狙击队下达了五日之内,必须抵达目的地的死命令。
有怒,到飞狐陉发;有怨,到飞狐陉喷;有伤,到飞狐陉裹;有血,到飞狐陉吐!总之就是一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