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并不完全是因为“只要jīng英”的理念作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装备方面的限制。这种限制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特种子弹的供应,这种子弹在制造技术上倒没多大问题,但制造成本与难度较高。以天枢城目前繁重的军工任务来看,很难大量装备部队,只能少量装备给狙击手使用。
其次就是狙击枪,枪方面没有问题,主要问题在瞄准镜。这瞄准镜的磨制难度比望远镜还大,尤其镜片来源是昂贵而稀少的无sè水晶,每制成成一具瞄准镜,往往都伴随着三、四具失败品的损毁,废品率极高。制镜匠们曾对狄烈表示,照这么样下去,库存的无sè水晶,不足以造百具瞄准镜。这也就是说,就算将所有本应用来制造望远镜的水晶材料全用上,也不够配备百条枪。
再一个,也是水晶的问题,就是护目镜。前面提到,燧发枪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药室的引药被点燃后,发出的火光与硝烟,对近距离接触的火枪兵眼睛会造成伤害。即时影响,是两眼发花,视物重影,影响下一次装填弹药及瞄准shè击;长期损害,则会影响视力,甚至致盲。所以天诛军火枪shè击准则中规定,瞄准完毕后,扣板机时必须闭眼或眯眼成缝。然后凭手感震动与否,来确认子弹是已发shè还是哑火。
狙击队员狙杀单个目标,与排枪shè击是两码事,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狙击的jīng准度,所以闭眼或眯眼都是不可取的。必须死死瞄准目标,睁眼扣动板机,看着旋翼弹击中目标身体……
狄烈的解决方法就是做护目镜,外形类似现代的防风镜,用皮革代替橡胶。这玩意制造起来更没难度,比瞄准镜、望远镜什么的简单多了,只要原材料足够,要多少有多少。可惜,制造护目镜的材料,也只有水晶,而且是淡sè水晶,以茶sè及灰sè为佳,可以用效降低光损害,同时也隔绝了硝烟刺激。
而狄烈的水晶库存本就不多,顶多只够制造百余副合格的护目镜。
这方方面面的限制,决定了狙击队成员,只能挑选一小撮jīng英,进行战场或战场以外的非常规打击。所以三十一人是少了点,但用得好的话,或许还真可收奇兵之效。
砰砰砰砰!又是一连串密集的枪响。shè击结束后,队员们纷纷上前察看结果,然后交叉报数,最后将各自成绩汇总报到狄烈手上。以最常见的固定靶为例,八十步靶位的命中率为八成,百步靶位的命中率为五成。不过,这里所说的命中率与后世的靶环计数法不同。只要击中人形靶的任何一个部位,即算命中,换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