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准!子弹一shè出,狄烈就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颗失准弹,至少偏离了目标一尺。一千一百米,这个远狙的坎,果然不是那么容易迈过去的啊!
狄烈狠狠地磨了磨牙,正准备重新校对,进行补shè,但瞄准镜里的情景,却令他目瞪口呆。更喜出望外。
一千一百米外,曹吉捂耳大叫;高僧德裕的脖子扭得像棵歪脖树,嘴巴张大,却发不出声音;而周围的擒生军骑兵,全傻着眼朝一个方向呆年着,一个个呆若木鸡……
狄烈shè出的这一颗打偏了的失准弹,没击中正主曹吉,而是从其耳边一尺半处飞掠而过,不偏不倚,歪打正着。正中那杆白旄大纛的旗杆!
旗杆粗如海碗。是用极为坚硬的铁杉木所制,高二丈,重百斤,由一名力士型旗头捧持。而狄烈手中的巴雷特shè出的这枚50口径。重42.7克的m33型军用标准弹头。正中那旗头持杆的手背。那粗大的巴掌。顿时变为碎糜……弹头毫无阻滞透入铁杉木旗杆,因木质坚硬的阻力而失重翻滚,产生一种内爆的效果。硬生生将这根刀劈留痕、斧斫不断的碗口粗的旗杆居中爆成两截。
大纛折倒!
大纛在古代战场上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主将、指挥、军心、战魂……一切一切,无论怎么说都不过份。不要说是古代,就算是近代热武器战争中,军旗被击落时,战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冲上去,一次次用生命将军旗竖起来,就足以说明旗帜的重要xìng。
古代中军大纛对全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历史记载中有不少辛辛苦苦准备了好几个月,万事俱备,三军准备出战时,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旗帜折倒,则军心涣散,将军意沮。一场大战,还没开打,常常就中途草草收兵。
战阵之上,大纛稍有后移,都会引发全军动摇,阵脚大乱。更何况大纛倾倒,那简直就是败阵的信号。夏军排兵布阵时,最前面或后面的士兵距离中军大纛都在一里之外,他们的军心、士气、战意、斗志,全维系在那醒目的大纛之上。大纛一倒,谁也闹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当中了埋伏,全军立即大乱。
如果在这个时候,杀胡堡能有百十个战兵,只要有足够的胆量,从堡中杀出,发力一冲,就能将这支千人大军冲溃。从而上演一场以少胜多,以寡破众的逆袭战。
只可惜,杀胡堡内能拿得起兵器的人实在太少,敢于冲出去的士兵更没几个,眼睁睁看着这大好机会白白溜走……
“可惜!真是可惜!”狄烈也扼腕不已。夏军已经大乱了,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