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自夸?怎比当年马子充周旋于辽金之间,折冲樽俎,令敌酋侧目。敬之为‘也力麻立’,如是方为大丈夫。”
二人相对而行,接近五步之距时,停下后再度相互行礼,相视大笑。
此人正是权知济南府,刘豫。
刘豫在宣和元年,曾任河北提刑。与当时在河北与燕京之间,为国事奔走的马扩有过一面之交。虽然此后二人并无交集,但相距不过数年,彼此还是能够相认的。
在厅堂上就座奉茶之后。一番寒喧客套完毕,马扩不待刘豫询问,就将自己此行缘由和盘托出。当然,他所说的,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版本。从自己上五马山,迎信王,到入应天府,求取生兵,一路行至济南左近,被金军游骑击溃。以上,全都是真的,只有最后一点:收拢残兵,不敢渡河,恐遭金人再袭,不得已,托庇于济南。
这最后的说辞,自然是假的。但是,偏偏听上去,却最像是真的——换成是任何一名统兵官,刚刚被金人打得一败涂地,只剩下几百残兵败卒。相信只要他没发疯,断不敢贸然渡河,更不敢在野外扎营,非得找一座安全的城池入驻,脊背方敢贴席矣。
刘豫听罢,微阖双目,心里反复核对推敲,没发现什么破绽——这是自然,因为马扩所说的,九成都是实话,而最后一成虚言,听上去却比真话还真,这是一支残兵败将最自然不过的选择。
正在这时,门外那名管事恭身而入,说是府内有事请老爷过去一会。刘豫告了个罪,起身去了。不过马扩并没等多久,很快刘豫就转回,人没进屋,笑声便传来:“子充千里奔波,亦为国事,所请之事,豫安敢辞。”
马扩轻轻用茶盖撇去茶水上浮起的茶末,轻啜一口,面露微笑。他心里自然知道,刘豫方才定然是去听取手下回报,确定自己只余二百多人,而且全是队列不整、散漫颓废的“败卒”。这才放宽心,大方收纳。
马扩轻吁一口气,很好,自己的任务算完成了。接下来,就看那支自称天诛军之天波营的军兵了,但愿他们不会令自己失望。更重要的是,这位刘知府,最好也不要令自己失望……
先遣营是由西而来,不过此时济南西、北两个方向上,正有大股金兵虎视眈眈。因此刘豫没敢让守卫开西门,而是让先遣营兜了一个大圈子,从相对安全的东门入城。
正常情况下,军兵应当安排到城北的军营中,不过由于金兵围城,原先驻扎在城外如丰济、历城、上洛口及盘口等地的厢军、土军一并收拢入城池中。这样一来,原本只能供万人驻扎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