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初醒,扯着嗓子大叫:“退!快撤退!”嘴一张,喷溅到脸上的浓血脑浆便灌了一嘴……
此时旋风砲阵地上,那数百役夫与剩余的操砲手,早已死的死,跑的跑;萧不鲁的指挥部,也是乱作一团。首次目睹这般火焰喷射、轰鸣如雷、弹如雨下、中者伏尸场景的金兵,纵然是萧不鲁身旁勇悍过人的亲卫,也没法保持淡定,在乱枪之下,狼奔豕突。
萧不鲁的指挥部护卫人员并不多,只有二、三十名亲卫,与萧不鲁一样,多为契丹人。能成为萧不鲁的亲卫,自然也是百战悍卒,但在这突如其来的恐怖打击之下。亦只有逃命的份。
从崖壁上张锐的火枪阵,到金军的指挥部,约三十多丈,换算成步,也就七、八十步左右。正是火枪有效射程的极限。这样远的距离。纵使是经过大量射击训练的教导营精英学员,命中率也高不到哪去,而且打的还是如此快速移动的目标。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了标尺的帮助。真正实现了“三点一线”的瞄准,以及狄烈所教授的“拇指测距法”,想要打中百米(八十步)之外的快速移动目标,只能靠运气与天意,与个人技能无关。
标尺缺口、准星、加上目标。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点一线,在标尺出现之前,只有两点一线的瞄准法,命中率可想而知。因此,在后世十九世纪初,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才会写下一段话无比悲观的话,评价当时的滑膛枪:“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180米)外的人。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因为两者命中的机率都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萧不鲁的运气不错,距离他所站位置只有几步远的传令兵被爆了头,而萧不鲁却逃过了一劫。心胆俱丧的萧不鲁。在即将破寨的最后一刻,下了个昏头的命令:撤兵!随即先撒脚丫子。
事实上,萧不鲁的命令也不能完全算错,既然败了。撤退总比溃退好。只不过,有时想法是好的。实际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了。
金军指挥部遇袭,那砰嘭大作的枪声,在群山的回音之下无限放大,几乎压过了铁壁关寨下的人声鼎沸。正顺风顺水,打得起劲的金兵愕然回首,惊骇地发现,自家本阵已经被端掉了,主将更是落荒而逃,
古往今来的战场上,后路被抄,最伤士气;主阵被端,最丧敌胆;而指挥官落荒而逃,下面的士兵却还在顽强战斗的,更是几乎没听说过……结果,只差一步就能占领内寨墙的金兵,与他们的主将一样,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就像大海的浪潮一样,汹涌而来,仓惶而退。
历来战场上,最大的伤亡总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