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地盯了一眼说这话这人,语气不善道:“小书生,知道你嫌弃咱警备营,一门心思想去战兵营,甚至是教导营。只不过……教导营只录取什长以上的学员。在咱警备营,更是要队正以上才有资格……小书生,知道你识文断字,把式也不错,但你眼下才是个伍长,这队正嘛,慢慢熬吧……”
听到许老三这话,其余几个警备营士兵也都哄笑起来。却被第一营的士兵拿眼盯着,连连做出禁声示意,才急忙收声。
被称为“小书生”的是一个少年,十五、六岁年纪。脸形偏瘦,很是清秀。因为这少年是警备营中少有的能写会算的人物,人又机灵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入伍不过两月,就因训练成绩突出而升格为伍长。因为人长得俊。又识文断字。因此被戏称为小书生。
许老三等人不明白这少年的底细,反倒是郭大石隐约知道一点。当日让新兵杀俘见血时,他曾见过这少年用弓箭射杀金俘,似乎是宗室子弟。有皇室身份的。当然,更具体的东西,就不是郭大石这个层次所能了解的了。不过,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可不会像许老三一样小看这少年。
见到少年被哄笑得玉面涨红。郭大石友善地招呼一声:“这位小兄弟……”
少年抬头挺胸,更正道:“警备营第五都乙队第三什伍长,赵梃。”
郭大石呵呵笑道:“哦,是赵梃兄弟,警备营这次打得很不错,无论是守关的还是出击的,据说很多都立了功。此次恶战,一、三、四营都有所损失,届时兵员补充。定会从中勾抽。赵梃兄弟这样的文武全才,大有希望补充到战兵营……”
许老三嗤了一声,正想说什么,眼睛无意间向前方一瞟,脸色慎重起来。举手捏拳摇了摇,示意后队人员注意。
搜捕小队几乎所有成员都做出警戒状态时,赵梃被许老三那一声嗤笑,羞愤得下巴差点磕到胸前。竟没有注意到前方的情况。
没错,少年赵梃。就是大宋的相国公。
一心想入教导营的赵梃,却被狄烈毫不留情地一顿训斥,打发到了警备营,一切从头学起。比起警备营大多数士兵,赵梃可谓有着极大的优势。虽然年纪轻轻,却受过系统的、良好的教育。文才方面自不待言,便是弓马之术,也比别人拔尖。毕竟大宋缺马,就连普通的官宦人家,都未必有好马乘骑练习,更莫说平民百姓家庭了。
赵梃底子好,又文武兼资,具备了天诛军中、高级军官所应有的一切素质。目前他缺的只是气力、体格与战斗经验,好在慢慢打熬,总能完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