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
“第四列,架枪,标尺2,目标,前方五十步,开火!”
周而复始的号令声,伴随着连绵不绝的火枪爆响,将冲在最前头的阿里喜一排排打倒。虽然这些阿里喜比新附军的装备强些,有皮甲弓箭什么的,但在六、七十步这个距离,呼啸而来的弹丸,完全是无视皮甲防御的。而阿里喜所用的五、六斗弓,至少要到六十步才有杀伤力,而这付出了惨重代价换来的杀伤力,经过新军方阵一层层严密的步兵旁牌、铁笠帽、铁叶甲层层削弱,待扎入身体时,伤害力已是微乎其微了。
这时战场所上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一边冲锋的军队士卒不断倒下,哀鸿遍地;一边守御的军队士兵在步兵旁牌的掩护下,铁笠帽不时叮当作响,将射来的稀稀拉拉的箭矢弹开,几乎没有明显伤亡地持续作战。
当这支不足一千三百人的附庸兵冲过五十步范围的死亡线,逼近到天枢城新军步兵大方阵前三十步时,整支大军剩余不到一千人。
两百火枪兵,四排轮射,总共发射了四轮。将近八百发弹丸,射杀了三百余人,命中率达到了三分之一强,这个比例比起后世西夷的火枪排阵的命中率都要好很多。个中原因,除了新军实弹训练充足与金军附庸兵缺乏应对这种新式武器的经验之外,火枪标尺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十步之外,步兵大方阵之前,是三排重叠的拒马阵。要移除这些粗大原木制成的拒马,所耗费的时间,不亚于再冲一次五十步的死亡线。
冲锋时的一千五百人,到现在仅存不足千人,损失率高达惊人的四成,这对于一支军队而言,算是打废了。这要是放在宋国或是西夏。军队百分百是要崩溃的了,就算是皇帝御驾亲征都镇不住场子。但是,唯独在金国,却是大不一样。
金军在战场上的惩罚制度,与一统六合的秦国很相似。秦兵杀敌,无不奋勇当先,但有回首他顾者。身后的士兵有权将其斩杀。而金军更是规定,上级战死,下属若不能战而胜之。那就是个死。以金军最小编制单位伍长为例,伍长若战死,四名士兵一律处斩。而活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活着冲进敌军阵中或城池;伍长若跑路,四名士兵同样也要死;所以金军作战,都是死战不退的。
这支附庸兵里,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女真人,但不管你是契丹、渤海、奚人还是汉人,金军的严苛军律却是一样适用。事实上,就这么一会功夫,最少有五十名被火枪打得心胆俱丧的士兵,在哭喊着往队伍后逃跑时。被押后的督战队或射杀或棒杀。那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