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顾大学士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秦牧喃喃念了一句,当初顾炎武之所以愿来武昌投奔自己,大概就是因为他存在这样的思想吧。
自己在建岳麓书院时,正是本着明道救世的理念,因此屏弃了理学的天人合一,而选择了心学比较务实的知行合一。
这次是他立国后开的恩科,将在十月中旬举行,时间还有三个月。此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办得象模象样,绝不能象当初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随便抓几个生员举子来充门面,徒惹人笑话。
科举不但是挑选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拉笼读书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现在各个部门还有大量官职出缺,很多官员都是一个人管好几个人的事情,难免忙中出错。
而随着战争的推进,更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去接手治理,来投奔的读书人很多。但有没有治理才能却难以保证,秦牧想取消八股文章,考一些经世实用的学问,就是希望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来。
现在听了司马凯的话,心中安定了不少,只要有半数的读书人支持,他就敢取消八股文章。
“乐之啊,你还是先回去闭门读书吧,还有三个月就要大考了。可别给令尊丢脸。”秦牧有些奇怪,以司马安的精明,竟然没有提醒儿子,难道是太忙了没顾得上。
司马凯怵然惊醒。知道秦牧这是要他避嫌了,连忙长身揖道:“多谢秦王教诲,学生这就回家读书。”
“嗯,去吧。自己多努力。”
“学生定不辜负秦王栽培。”
秦牧来到前面的崇政殿,第一线阳光虽然已经升起,但殿内还是很昏暗。还亮着灯,进去一看,司马安、诸葛敏、李源等人竟是个个双眼红肿,正在伏案处理公务。
“诸位昨夜竟然不曾回去?”秦牧失声问道。
“见过秦王,臣等未将份内事务处理完,岂敢懈怠。”
殿中几人起身施过礼,不等秦牧有所表示,司马安立即就拿着一份加急信报递给秦牧说道:“秦王,这是夜不收昨夜刚传回的情报,左梦庚果然不出所料,率部将张应祥、徐恩盛、郝效忠、徐勇、张应元、徐育贤等向佟图赖投降了。好在左良玉副将惠登相与金声桓不愿降清,二人率黑旗船计六万之众西来。”
“惠登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