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默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
麴义和荀堪还有十来位臣属站起来说道:“主公英明。”他们实在是不想和镇北军打仗,以前是听说他们的名气,现在自己亲自和他们敌对,那滋味相当的难受。
不过辛评,关纯等几个人的脸色可是相当的难看。看到这形式,关纯,辛评等人知道大势已去,军队都掌握在麴义等人手中,政权掌握在韩馥手中。
而幽州政策对大士族的生存极为不利,回去的时候,辛评对辛毗说道:“看来韩馥是铁路心要投向镇北军了,我们是否要准备南下,投奔袁绍等人?以我们兄弟的才能不怕不能将家族再次兴旺起来。”
“唉,兄长啊,幽州的政策我研究过多次,他们只是没收土地归官府所有,然后再次按人口分给大家,其余等方面倒是真正做到了平等。大家厌恶这,只是一时间不适应自己落到了和平民百姓同等的身份,但是这样幽州得到了所有的民心。”
“麴义说的对,只要有才能,在幽州是很好过的,任人唯才,任人唯德。我们兄弟能在袁绍处讨得好处,在幽州也能。”
“而且这几年里,经过我的研究,我发现幽州隐瞒了许多的消息,比如-他们已经攻下了东部鲜卑。如此大的实力,如此好的政策,以后夺得天下肯定有镇北军的一份,而且是最大的一份。”
“我对袁绍也观察了许久,荀堪说的对,他不是成大事的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又和镇北军直接相对,失败的结局是早定了的。”
“我们投向袁绍,虽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恢复荣光,但是马上又会带着家族亡命奔波。”辛毗接连说道。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毗弟,你的意思是,我们也投奔镇北军?我也同意你的那些观点,甚至我也知道他们隐瞒了许多消息,知道的可能比你更多,只是没有准确的证据。但是我们的家族该怎么办?没有来土地,拿什么养活他们?”辛评说道。
“呵呵,幽州没大族,都被逼出了幽州,但是这并不代表幽州容不下大族,我们就做第一个,以我们兄弟的本事,难道养活家人的能力都没有吗?且他们有手有脚,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只是需要一段适应时期,这样也能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也想过大汉为什么会发生黄巾之乱的事情。发现这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些大族对土地的吞并,百姓没有土地耕种,加上赋税越来越重,连年的大旱。才爆发了动乱。而幽州的政策正好解决了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