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几步追上前方大将军何进,大声喝问:“大将军,方才为何退缩?”
何进转过身来,看到袁隗,杨赐,崔烈等等一批党人无不注视与他,等待他的回答。
但是何进既然为张让求请,自然心有准备。
“诸公不见陛下是要保住张让?我等死谏下去,恐那十常侍临死反扑?若再现曹节之事,当若何?”
见众人都默默不语,知道他们的心思,再迎一新帝便可,反正这皇帝,党人并不喜欢,但这又岂符合他何进的利益,他权势来自何皇后,也就是来自刘宏。
“黄巾之乱,尚未平定,朝堂不可大乱,一切当徐徐图之,本初,今夜你们来府上,我当与尔等细说。”
外卿与党人再次会谋,也不知是何进的辩解,还是党人们自己现在还离不开何进的支持,或者两者都有,那夜双方又再次达成了共识,那袁绍已经划在何进帐下做事。
而朱魁,仿佛完成了他的使命似地,朝堂上一番指罪张让后,成了雒阳城中的闲人,党人们也不在关注与他。
这还要对亏了灵帝刘宏,听了那rì他对卢植、董卓、张让三人的论述,而且帮忙隐藏了一番,加上何进的配合,事情变是何进的退缩,刘宏的贪财,这才没让董卓、张让定罪,而朱魁则是彻底的完成了党人交给他的使命。
然这一切,张让明白,刘宏明白,他们不指出,是希望留着这个把柄,希望朱魁这个棋子,他rì可以有大用途。
退朝后,这一切的结束让朱魁心中大松了口气,朝堂的漩涡,实在不他这后台全无之人可以插手的,否则下一次死无全尸都不知晓。
这次纯属庆幸,意外卷入的漩涡,到让他给躲过去了。但是只要他未出这雒阳城,这朝堂漩涡的血水,总有一天泼在他身上。
郎官,西汉时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之后随着尚书台的权利加大,侍郎rì渐重要,同光禄勋议郎一般,备帝王随时咨询,只是没有参与朝政之职,同时需要在尚书台司职。
“陛下,侍郎朱魁在外求见!”
此时,乃午后时分,一般刘宏午睡刚醒,心情一向不错,这是他从几个小黄门重金买来的消息。
“哦,宣他进来吧。”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福!”
“平身吧!”灵帝摆摆手,说着:“说吧,有何事要奏?”
“陛下还记得臣举荐一人之事?现在这人已经宫外等候。”
“哦,那也宣他进来吧!”说完,对着一旁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