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庐江周,朱魁心中念叨,应该就是周瑜的家人,只是不知现在这位后东吴大都督多大了。
笑了笑扯呼道:“周家主过奖,您是我长辈,叫我怀明就好。其实除那陆大公子资助二百副甲衣,还有就是秣陵县百姓听到国家蒙难,个个义愤填膺,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汉世人重忠孝,肯为过捐赠粮草军械打击贼寇者很多,这种资助义军的事情中原各地都有发生,众人也不以为意,并不深究朱魁说真说假,额首点头会意,几人以为朱魁能搞个这么光鲜的五百骑士来,看来他联系了许多富商,慷慨相助,这般一切也就都解释的通了。
陆康说道:“那不知怀明是yù往陈国出冀北助卢中郎,还是直奔颍川寻皇甫中郎。”
“当先往颍川,帮解雒阳之急,以宽君王之心。”朱魁并不遮掩自己的意向,说道:“明rì就准备出发,此到颍川沿路皆为驿道,数十里相隔又有馆舍休憩饮食,骑马奔行十余rì便能到达战场。”
“如此急行军,到时不怕人困马乏?”周尚带着好心劝说着。
黄巾贼寇城,他周家是庐江郡中世家大族,自然十分关注,一直都与陆康一起在城楼上,关注战事情况,丝毫不怕被黄巾贼误会,由此可见此人的不凡。
单论影响力,周家声望还在陆家之上,不过陆家有从商者,家业,人数,嫡旁等等人数众多,吴郡四姓,之所以从一郡大族,成为江东这个大区域的大族,都因四家有从商者,人数众多,而起有许许多多底层官吏为基本,后者说他们更厚黑。
而周家以道德传家,只重诗书才华,对商贾挣钱之道,涉及很少,仅仅算的上富有之家。不过他们周家子孙不多,很单薄,但个个都很不凡,都是大贤,能力出众,自曾祖周荣起,官至尚书令;祖父周兴,为尚书郎;其父周景,乃三公太尉;而后自家的兄弟,如周异又任雒阳令,其他两兄弟周崇、周忠都是大官。
不管他们家人丁一直淡薄,周崇、周异都已病亡,年纪都不过四十左右。
这资料都是刚刚朱魁听到庐江周家之名后,紧握腰间佩剑轩辕,闪过脑中的记忆资料。这个叫周尚的应该是周瑜的叔父,也就是他亲儿子娶了赵英儿的姐姐做妾室。
不过面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年他一直忙于继续钱粮,训练镖师,对一些江东士族交往,少了很多,做事也低调了很多。
朱魁睁开眼睛,带着谢意,笑着回答道:“多谢周家主提醒,朱魁会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