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已受其影响;若漕运断绝、则京城货物供应势必难以为继。臣愚见、调吴襄等人剿叛军之时,还可请澳洲友邦协助”!!!
果然、还是利益更为实际;这君臣二人一番对话、使得群臣响应!这原因无他、在场诸人或在澳洲钱庄有存款,或在那澳洲股市上有所投资。这正应征了影视剧里的一句话: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既然内阁没有反对、那么这圣旨也就很快地通过了;这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皇帝的圣旨必须经内阁“投票”,这投票通过了才能拟旨;要是未通过、即便圣旨已发出,也可被内阁“追”回来!!!
得到圣旨之后、吴大管家立刻“飞鸽传书”,通知家主!这辽东一带、可没有澳洲人开的邮局呀!要是慢了、可是会耽误大事儿的呀!!!
而和他吴大管家相比、张春就幸运的多了;因为他被任命为、负责明澳双方的“联络官”!此刻正跪伏于地、聆听者熊文灿所宣读的圣旨!!!
得亏广州离香港比较近,即便是明朝的船只、也能在一天之内到达;也得亏因战况紧急“特事特办”,打破常规用电报这种形式来“传旨”。更为难得的是、尽管熊文灿心里很不乐意担任“传旨太监”的角色;但在表面上、他还是很认真“履行”这个角色的职责滴!在这之前、就算澳洲人单膝跪地,接领“准予出兵”的圣旨时,他熊文灿也没有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原因无他、当时的柳宏仁也一再强调、在澳洲双膝跪地,只跪故去的先人。除此之外、只在过年时,才双膝跪地叩拜自己父母与师长!故此、在公众场合,他都是单膝跪地叩谢天启皇帝地“天恩”滴;而私下和信王交谈时、更是以“平辈论交”滴!!!
既然现在“出师有名”、那么就得商谈一下出兵的“军事主官”问题了;因为呀、这郑芝虎也是要跟着去的!而这就涉及到一个主次的问题了,说白了“到底谁听谁的”!!!
经协商后、郑芝虎终于答应了,继续担任他的“协调”工作!这条件也很简单、此次出战、死的叛军归他,而活的归咱澳洲。至于叛军的主帅嘛、那就别惦记了;这“抓到抓不到”还得两说,更何况还得考虑,朱大典他们的“感受”啊!!!
在“友军”甘当“绿叶”后、这军事主官的名单也“出炉”了。“总指挥”由周涛飞担任,而友军郑芝虎、则担任“副总指挥”;“参谋长”由张巡担任,他自称穿越前曾是“黄埔四期毕业生”、担任此职也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政委”则是顾志斌来担任,并且他还兼任“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