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35章 中国风(3 / 4)

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如《公公偏头痛》、《红尘客栈》等。

同时中国风主要以文言文或古诗词为主要辞藻风格。有了这个标准,就能够排除掉某些歌曲不属于中国风。如陶喆的《月亮代表谁的心》,歌曲很美,改写带给人无限惊喜,但由于辞赋使用现代文色彩,只能被定位为一首r&b式的改唱歌曲。

类似的例子还有香港的卫兰改唱《今夜你不会来(粤)》,很成功,但是由于其辞赋风格以现代语为主,应该归入r&b风格。

中国风歌曲同时有不少常用唱法,比如借用r&b唱法,灵歌,黑人音乐,rock,rap也都可能成为中国风里面的元素,中国是现代的中国,所以除了历史和文化,要借助外方的新东西,表现新形态。中国也是面向世界的中国,不但要做音乐给中国人听,同时也要做音乐给外国人听。

中国风成功后,处处跟风的很多。对古风旋律的追求,或者是对歌词的用“古”的追求现象层出不穷。但是说到底,中国风并非是仅仅融合古乐,或者仅仅用上几个古词的大拼盘就算是了。真正的中国风,还是需要对内容的追求,还是需要真正有内涵,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东西。中国风,不是那么简单的三个字,而是中国文化的融合,而文化,是沉重的。

简而言之,中国风歌曲分为古典中国风和现代流行乐中国风。

现代流行乐中国风又分为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

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三古三新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现在是1985年,这种中国风歌曲还处于古典中国风时代,与现代流行乐中国风歌曲相比,古典中国风歌曲更加的偏向古代,歌词直接采用宋词,编曲也偏古风,没有太大的突破,这种状况导致这些歌曲古意十足,但却不够现代,不够流行,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

对于这种情况,歌坛的小部分音乐人也都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将中国古代的伟大文明沉淀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更加易于被广大歌迷,尤其是青少年们所接受。

这种研究和发展直到2003年后周董的《东风破》横空出世才算圆满,这期间可是经历了整整一十八年,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和困苦。

但是现在,却突然间冒出了十首成熟的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中国风歌曲,这让资深的音乐创作人顾嘉辉很难不被震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