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七六章 美女灾害(2 / 4)

作品的喜爱,这家伙不仅仅只是歌迷,还是小说迷漫画迷,对于陈朗的作品都很喜欢,而且是十分熟悉,听着李勤夸张的赞誉,陈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不生产经典,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对,应该是后世经典的搬运工。

接下来宿舍成员陆续都到齐了,因为招生人数出乎预料的关系,一个卧室住了六个人,而且还不是一个系的。

陈朗本来想要报的是导演系,但是最后发现香港演艺学院居然没有导演系,再去打听一下别的大学也都没有导演系,只有香港演艺学院的电影电视学院靠点谱,有关于导演方向的课程教授。

这一情况就是到了后世也差不多,除了内地有专门的导演系之外,其他华语地区的大学很少有专门的导演系。

这一情况还真是有些奇怪,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八十年代所涌现出的众多大导演大多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因为演而优则导,或者编而优则导,或者就是完全没学过直接拿起导筒,摸索着拍电影,一切都是从实践中学来的,而不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得来。

这样出来的导演或许在各种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却更加的实际,思想不会被课本知识限定住,往往能够产生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出人意表的情节设定。

更因为经验多从实践中来,往往更注重票房成绩,至于什么思想情怀,主题深度等等完全不在考虑之内,一切向票房看齐,商业电影才是王道,文艺电影完全不在考虑之内。

但也可能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造成电影制作粗糙,情节拖沓不够紧凑的现象。

而从电影学院出来的导演往往相反,或许也向电影票房看齐,但是总喜欢在电影里加一些自己的东西,传达自己的电影思考,人生态度,往往会向偏文艺的方向发展,至于最后的成片,是偏文艺,还是偏商业,或者两者完美结合,亦或者是四不像,那就得看导演的功力了。

陈朗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无论是票房还是奖杯都是陈朗追求的,鱼和熊掌两者都要。

但是陈朗前世毕竟不是导演出身,距离娱乐圈也很远,因此对于导演可是一无所知,即便是跟在王晶身后学了不少东西,但是都很零碎,没有系统的归纳总结,总感觉在学的时候不得要领,因此陈朗才会选了导演专业。

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陈朗在导演这条路上/将会避免走很多的弯路,加上时不时的跟着导演实地学习,两相结合能够让陈朗迅速的吸收在学校所学,并能够获得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经验和技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