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二五章 目标:巨头(2 / 4)

方法,郑总您不说,我都还没想起来,对于此事我是完全赞成的,只不过有几个问题。”

“朗朗你问。”郑振坤听到陈朗赞成自己的提议十分开心。

“首先,毕竟我们和台视的合作已经中断了不少时间了,如果重启合作的话,没什么困难吗?”陈朗问道。

“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台视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

现在台湾最强的唱片公司依然是三家,除了我们海山滚石唱片之外,还有哥林唱片以及飞碟唱片公司,而台湾同样有三大电视台:台视、中视以及华视。

哥林唱片与中视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他们举办的哥林新秀大赛从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七十年代的时候,哥林、海山以及丽声号称三大唱片公司,彼此竞争的十分激烈,三家都与电视台合作举办了歌手新秀大赛,那时我们三家唱片几乎瓜分了台湾歌坛百分之八十的歌手和新人。

只可惜丽声和海山先后陷入了困顿,两家的歌唱大赛也都无疾而终,只有哥林的新秀大赛坚持到了今天,这也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歌手选秀赛事。

原本丽声是和华视合作的,只不过衰落之后被新成立的飞碟唱片公司所取代,现在和华视举办的新秀歌手大赛,其实是在为飞碟选材。

现在只剩下了台视没有合作伙伴,在海山陷入困顿之后,台视也想另找合作伙伴,但是台湾由资格和规模的唱片公司几乎没有,也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海山滚石唱片崛起了,台视也就再次起了合作的心思,这件事台视已经和我们通过气了,因此完全没有问题。”郑振坤解释道。

说道这里可能有人奇怪,五大国际巨头唱片公司都早已在亚洲设立分公司了,凭借其财大气粗的作风,怎么在台湾的三大唱片公司没有一家国际巨头公司呢?

提到这些,就得说一下台湾当局对于文娱圈的控制。

台湾的很多事,都以1987年的“解严”为转折点。

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莫不如是,以音乐文化为根基的唱片产业也以此为界,1987年前后大不相同。

解严前,台湾的唱片产业跟大陆一样,是被当局严格控制的,海外公司无法直接在岛内开展业务,其产品需要由台湾的企业进行代理制造发行销售,这就是所谓的“代理制”。

说道这里陈朗能够收购海山简直是个奇迹,因为作为香港人的陈朗,对于台湾而言也是外资。

而陈朗之所以能够收购海山唱片,无疑与郑振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