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五九章 聚焦(2 / 4)

片在亚洲的销量都超过了200万,现在甚至已经逼近了300万,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就算是红遍香江十几年的许冠杰,一张唱片在亚洲最好的销量也不过刚刚超过170万左右,可是这个成绩连陈朗的第一张唱片都不如。

当然这里面也有客观的原因,那就是许冠杰和邓丽君在七十年代成名,那个时候的唱片市场还没有这么火爆,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还没有恢复,大家连吃饱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再去买你的唱片。

到了八十年代,伴随的是整个亚洲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必然需要合乎他们要求的新偶像。

因此像许冠杰这样的老一辈歌手,人气和市场号召力难免的出现了下滑,就连老少通吃的亚洲歌后邓丽君,其在校园少年学生中的人气也下降了不少。

在八十年代,他们在少年人之间的影响力已不复当年之勇。

不过在他们最当红的七十年代取得的100万张唱片销量,绝对要超过现在的300万张。

陈朗的确是赶上了一个好时机,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复苏,发展加快,大家的购买力增加,新一代年轻人成长需要新的偶像,香港歌坛新老交替,群雄逐鹿,出色的外貌和惊人的舞技,加上最最逆天的金手指,几乎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无论是香港媒体、各大唱片公司、音乐人、歌迷、还是普通的市民都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尤其是陈百强的粉丝更是一片哑然,只有陈朗的粉丝们骄傲的抬头挺胸。

这就是我们的偶像,绝对的销量之王。

不过在短暂的失声之后,香港媒体们立即上演大变脸,纷纷盛赞陈朗取得的骄人成绩。

唱片不仅销量惊人,更是难得的流行经典,一时间香港媒体对于陈朗的吹捧,让陈朗都觉得肉麻。

各大唱片公司也瞬间红了眼,大家都知道陈朗迟迟没有和华星续约,因此都动了将这颗摇钱树挖来的心思。

宝丽金总经理办公室。

“没想到这个郎朗的唱片销量这么惊人,这已经超过了邓丽君的亚洲销量了,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霍萧飒看着报纸感慨的说道。

宝丽金总经理也是默默点了点头,“萧飒,我记得你多次接触过陈朗,现在陈朗又没有和华星续约,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将他签下来?”

“这个还真说不准,不过我估计陈朗不与华星续约很可能是因为无线那抠门的作风,想要让明星们签卖身契,又不给出足够的利润,换了谁都不愿意续约,更何况是陈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