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远楼。”
他缓缓闭上眼睛,一句一句的吟到,再睁开时眼中已经没有了犹豫和悲苦。
“上天要我来此,我便于这里开一世功业。”李白仿佛又找回了少年时那种意气风发、仗剑天涯的感觉,“我要去面见国君,求得重用。”
“你恐怕得等等。”林澈说道。
“为什么?”
“因为连我都不认识皇帝。”林澈一副老成持重的语气。
……
也许是因为林澈给李白打过预防针的关系,当第二天早饭时李白见到仲由时并没有多么激动,反而有些平静得异常。
仲由也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外边来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点了点头。
燕儿执意不肯和他们同屋吃饭,自己去了另一个屋子。
林澈见此间无话,也只好专心对付盘中餐。
突兀地,仲由叹了口气,“我走遍了全城也没有找到老师,来往的商人也都说没有见过和老师相似的人。”
“你是怎么和他们描述的?”林澈一点也不奇怪,这个世界似乎比自己原来的世界大上不少,要是只是一个城就可以找到那才算是意外。
“我对他们说,我的老师身长九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
林澈听完,也是无语了,这个世界就算有这些人,估计也没人见过。
“孔子真的如史记记载一般身高九尺?”李白却是问道。
“这里的单位是尺?”林澈突然反应过来,两个世界的单位是相通的?
“我路过一家丝绸店,看到了他们的尺子,好像要长一些。”
“长一些?”各朝的度量衡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虽然名称一样,但实际上的长度并不一样。
“孔子生活在周朝,周朝的一尺相当于多少厘米来着?”林澈发现自己的历史常识好像有点不够。
“子路身高几何?”李白皱了一下眉毛,问道。
不愧是诗仙,这反应速度确实快得可以。
“我?八尺过半,九尺不足。”仲由说道。
“你老师也就比你高半头?”林澈心目中的孔子终于从姚明一样的小巨人,变成一个普通的壮汉了。
总觉得历史上肯定会因为这种问题扯出不少事端。
林澈不知道的是,历天生史上的儒家曾把这一条作为孔子天生圣人的证据,而史学家也有用这一条攻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