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基数下进修生的阵亡率就是非常高了。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进修生毕业后普遍都是少校以上的军衔,这样的中层军官要想阵亡其实还真是几率比较小的事情,但是进修生这个群体比较特殊,作为一群接受了这个时代里高等军事教育的精英们,他们也从赵东云那里接受了国家和民族主义的熏陶,使得他们比从其他军校里毕业的学生更加具有献身意识。
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下,总有一小部分人比普通人更具有献身意识,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还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荣誉感,当我们这些普通民众考虑着一日三餐之类的小我诸事时,他们考虑的却是民族存亡大事。
如果这样说你觉得太过假大空无法理解,那么换个方式说也是差不多的:权力属于少数人!
在责任和荣誉的双重刺激之下,导致了这些进修生具有了寻常国内军官所不具有的献身精神,而这种献身精神说实话是当代中国极度稀缺的。
旁边的一人也是开口道:“我们这届的还好,据我所知今年刚毕业的07届入关以来已经有六人为国捐躯了!”
07届的刚毕业那些进修生,军衔大多在少校,除了少数被分配到司令部任职外,大多数都是被分配到了各野战部队任职营长,部队在前线打仗每天都在死人,累加下来也就导致这些刚毕业的07届毕业生死伤不少。
石阳林摇摇头,把这些想法要出脑海:“为国家和民族征战是我等的责任,为老师效忠是我等的荣誉,战死沙场进入英灵阁就是我辈军人的最好归宿了!”
其他几人听见这话,当即有人疑惑道:“英灵阁,难道前些时候说的为我等军人建阁立碑的事是真的?”
石阳林点点头:“不错,此时老师他已经特批,预计过几天就会正式宣布了!”
“这可是大好事,虽说我辈军人为国征战,为老师效忠是应当的,但是为国捐躯后还能有人祭祀我等,此生也就无憾了!”旁人如此道。
入关之初,就有人提议建立忠勇祠为烈士立碑等,也有人提议仿效唐朝设立凌烟阁,此事汇报到了赵东云那边后,赵东云也是觉得有必要弄一个像样的烈士纪念碑之类的,不过他不打算只树立一个碑后就不管了,他是打算和那些纪念碑、凌烟阁结合起来,弄一个英灵阁,以祭祀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
从曲家出来后,石阳林虽然心中还有些感伤,但是事务繁忙的他已经没有时间感伤,马不停蹄的回到参谋部后,他先是见了方壁永商讨后续山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