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张辅征战一生,临到老迈被宦官喜宁欺辱,死后连具全尸都没留下。”
英国公张辅是战死的,死后尸骨被丢弃,无法分辨,最后合葬了土木堡的青山之上。
土木堡至今没有英烈祠,虽然有礼部去祭奠,但是英烈祠始终没有设下。
土木堡之战,是大明国耻。
于谦的表情终于变成了迷茫,他看着云海出神的说道:“所以臣疑惑,这天下事,宇宙事,似乎总是如此循环往复,那陛下和臣做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按照襄王朱瞻墡对人生阶段的阐述,一个人要经历是我、有我、无我的阶段。
无我则是知道心中所求,为了这个目标,失志不渝坚定的走下去,哪怕是死,也在所不辞。
于谦的目标是什么?
是大明国泰民安,和大明皇帝朱祁玉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于谦有没有失志不渝,哪怕是死也在所不辞?
自然是粉身碎骨浑不怕。
可是于谦罕见的迷茫了。
朱祁玉无法给于谦解惑,勇士杀了了恶龙最后变成恶龙鱼肉村民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上演着。
他即便是以超过了六百年的目光去看,这个老套的故事,不过是一次一次的演下去而已。
所以,朱祁玉如何给于谦解惑?
于谦不信陛下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那陛下又如何始终不忘初心?
是不是在无人知晓的深夜里,陛下也曾辗转,思虑所作所为,究竟为了哪般?
朱祁玉看着云卷云舒,看着太阳升起,开口说道:“朕比于少保小了三十多岁,朕若是惜命活着,最起码比于少保多活三十年,于少保若是走后,朕要独自活三十年之久。”
“没有于少保在侧,朕要活那么久。”
孤单的活着,没人理解的活着。
泰安宫的后妃们并不通晓国政,一旦于谦离世,朱祁玉在国事上,就真的变成了孤家寡人。
“于少保所,朕自然想过这个问题。”
“朕死后,朕的官厂会被扑买,朕的钱法会败坏、朕的吏治无法持续、朕的京营会腐化堕落武备不兴、朕册封的武勋会苟且偷安,朕会被安上无数个亡国之君的特征,朕也那么做了。”
“但是朕觉得,这人世间,我们来过,这就足够了。”
“我们走后,工坊商贾会给工匠们合理的薪资、朝堂明公们会劝说皇帝并且合不一,再怎么兴文匽武,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