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来?”
张大盘坐了坐身子,打开面前的文件夹,道,“李主席,詹总,各位董事,我谈一谈我的看法。我的态度是反对实施克拉运河项目的。我的理由只有一点,但是非常的充分。”
着,他的目光离开文件夹,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放在桌面上,道,“钢铁城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截止这个月,我们投入了193亿软民币。大家都知道,我们和大唐实业进行交割之后,虽然只付出了一块钱的象征性价格,但是也承担了大唐实业在钢铁城项目中留下的债务。其中需要缴纳的33亿环保费还没有付清。”
“需要明的是,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往下有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按照计划,未来的年度投入资金将会呈递增的态势。也就是,到第五期工程完工,我们需要投入总计将近2000亿软民币。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公司其他业务发展顺利,收入就算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也是仅仅能够维持钢铁城项目的持续投入建设。”
“资金是一方面,人力和机械资源是另一方面。当前我们的施工队伍有三万多人,其中一半用在了钢铁城项目上面。我们在外面接了几个工程,比如四川那边的水利电站。唐总工刚刚从四川回来,他最熟悉情况。四川那边就要用掉一千多人。钢铁城产生收益需要时间,在这之前,水利水电公司需要不断接相对短平快的工程维持资金链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人力和机械资源也不允许我们再去推进一个比钢铁城还要大的项目。”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以当前公司的能力,无法同时承担两个大型项目的投入和建设——那只会生生拖垮公司。”
完,张大盘就合上了笔记本,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李麦微微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是觉得张大盘得有道理呢,还是一种习惯性的礼貌的动作。
钱满贵抬眼看了看大家,咳嗽了一下,道,“我也我的看法。”
他忽然笑了笑,道,“其实,我和克拉运河有一些历史渊源,所以比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
这句话,却是连李麦都有些惊讶。
但听钱满贵继续往下,“三年前中泰两国政府牵头,想把克拉运河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而不再是纸上谈兵。当时国内几大工程机械商赞助了该工程,成立了筹建组。很偶然的机会,有为公司获得了参与克拉运河工程的资格。主要负责运河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所以,当时我在筹建组里面,很了解当时到的情况。”
回忆了一下,钱满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