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八十章 进山采玉(2 / 4)

豪门医少 叨狼 3368 字 2021-07-28

示了自己的意见。

两人坐了几个小时的私人小飞机之后,终于来到了隶属于西北军区的一处机场。

这边儿已经有人在等着,为他们提供服务。

两人心中有事,所以也并没有多做休息,就带着这边儿已经准备好的导游和随行人员数十人,还有随身的给养和武器什么的,他们这支队伍就上山了。

昆仑山这边儿,对外开放的山峰并不算很多,其中几座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

自从二十多年前,当地政府方面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华夏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

有的台岛同胞,甚至连年留在在昆仑山上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因此在林萧他们刚进山的时候,就经常能够看到同样上山访道的游客们,结伴而行。

古人曾说,玉者,天地灵气之凝,**精髓所聚,色不如雪,泽不如雨,润不如膏,光不如鱼。

但是采玉却是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

短短数十言,道尽了采玉的磨折。

“古代的当地人采玉,主要是沿河流捡挖。”导游一路上就跟他们介绍说道,“每年夏秋之际,冰川融水年夜涨,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奔流而出,不单养育了生灵,还冲刷下无数白玉青玉。所以史书上就说,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据说河水日亮光处和月光盛处,必有美玉。”

进山,看上去很美,对于进山的人们而言,其实是一件苦差事。

昆仑山地处内陆,属于干燥少雨的年夜陆性天色,平地上地貌贫瘠,到了海拔高处,因为天色变冷而降雨增添,草木却可以存活,是以植被强大。

再向上,天色极冷,草木残落,又是光秃秃的山梁。

故而放眼望去,山谷里寸草不生,裸露着干巴巴的黄土和山岩,山腰处却绿草遍野,长长的草叶随风招摇。

这种植被分布的反常现象是西北干旱天色的特色,在天山、祁连山都有分布,有些地域甚至有茂密的森林在山腰,郁郁葱葱,颇为壮观。

正因如此,在昆仑山海拔三、四千米高度,才可以栖身农耕和放牧的人们,内地来的人见了,第一印象就是灵异。

林萧他们都是骑着驴子,一路向山上行去,山势愈加陡峭。

说起来,冬天真不是什么进山采玉的时候,毕竟这边儿比较冷,山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