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从上次从隆中归来,久久未听闻孔明回来的消息,每天只能在新野城中翘首以盼,盼着盼着,冬去春来,可还是没有等到丝毫消息,无奈,我决定再去卧龙岗上一探究竟,碰一碰运气,可两位兄弟却不高兴了。
二弟道:“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我只好向他解释道:“二弟此言差矣,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这时三弟有嚷嚷道:“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只见三弟说完便嘀咕着要去找绳子,我连忙喝住他道:“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见我不悦,三弟这才赔笑说:“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敢不去”。
看他一副无辜的样子,我只好告诫他道:“带你去可以,不过此次前去,你不可说话,更不可失礼”。
他答应的到挺快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来到卧龙岗上,离草庐半里之外,我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他告诉我孔明回来了,我顿时欣喜若狂,看来今天运气不错啊,我让二弟三弟两人呆在外面,我要亲自前去拜访孔明。
只听见二弟三弟在后面嘀咕道:“哥哥嫌咋们两个是粗人,怕咱们去给他丢脸,还不带咋们去,再说俺也不愿意去,与其进去听这些个文人之乎者也,还不如自个散散步的好”,我就当做没听见他们的话,径自往草庐中走去。
来到草庐中后,童子告诉我,孔明正睡午觉,我让他别去叫醒先生,自己坐在大堂中等他,这么长时间都等过来了,这点时间我还是等得起的。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只听见孔明好像醒了,起身吟唱:“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随后从童子口中得知,我前来拜会,这才连忙起身更衣,来到大堂之中。
只见孔明生的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我连忙下拜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孔明却道:“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见他如此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