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报名的效果还是不理想,有一些院系,一个报名的都没有。
最终,在武术协会的硬撑之下,弄出了八十人的报名名单,这其中国内学生和留学生几乎五五开。
为了显示公平,所有人打混乱了抽签,一次来决定自己第一轮需要面对的对手。
虽说参与比赛的人不多,可是凑热闹观战的人却不少,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室内篮球馆座无虚席,在篮球馆的正中央,搭建了一个擂台,所有比赛就在这擂台上举行。
关于比赛的规则,是按照点数来的,当然了,如果能够把对手给KO,那么自然就可以直接取胜。
至于裁判,则理所当然是由学校体育部的老师担任。
比赛的开幕式,胡铭晨参加了,反正和其他活动差不多,就是不停的有人讲话,为了显示重视,圣洁纸品公司的孙总也出席了呢。
通过抽签,胡铭晨第一轮要面对的是一个物理系的同胞。
只是他们不用今天就上场比赛,那么多人,四十对呢,不可能一天就能打的完,所以预赛安排了两天时间,而胡铭晨他们的号数,恰好就在第二天。
“胡部长,我怎么会抽到你呢,呵呵。”物理系的这个同学也是学生会成员,因此认识胡铭晨,抽签完后就来找胡铭晨打招呼。
“杨师兄,怎么,我还不配当你的对手?有点瞧不起我?”胡铭晨开玩笑调侃道。
此人叫杨小宁,因为比胡铭晨他们高一届,因此胡铭晨尊称他一声“师兄”。
“不,不,怎么会,我可不喜欢窝里斗,其实,我真正要对阵是留学生老外。照我说,咱们这赛制有问题,就应该安排成我们一方,留学生一方,这样双方对阵才好嘛。”杨小宁摆了摆手,靠近到胡铭晨的身边,小声的抱怨道。
“如果是那样的安排可不好,那成什么了,拉仇恨?咱们这是友谊性质的比赛嘛。再者说了,我们学校本国学生人数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人家才百分之五。咱们从几万人里面条选几十个来和别人打,会有欺负人的嫌疑,胜之不武嘛。”胡铭晨开着玩笑对杨小宁开解道。
胡铭晨说的是客观事实,张震在这个问题上与胡铭晨曾经讨论过,而胡铭晨就是这么给他建议的。
绝对不能搞成那种中外对抗赛,那些留学生也并非全部对我们有看不起的歧视,相当多的人还是怀着友好的情感来留学学习的。
并且,那些留学生来自三十几个国家,本身就很分散,如果搞成中外对抗赛,反而会使得他们团结在一起,这并不利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