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任官,基本还是靠着举荐,寒门和农家子弟,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投靠世家大族,得其举荐,照样无出头机会。
便是卖身投靠,世家也多是照顾自家族人,又怎会给出好位子?
到得官场,自家根基不厚,任谁也不会高看一头,家世不足,一辈子也只能止步于正五品之下!
这便是此世寒门人才的普遍情况!
而在上进之门被世家大族牢牢保持的情况下,要想将自家家格抬升,何其难也?
家格不行,人才没有出路,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到天翻地覆,乾坤易手之时,便改易不得。
到得真龙上位,依附的家族形成新的势力门阀,照样对后封锁,如此三百年一循环。
之前宋玉所立的政事堂,还只是自家培养人才,先是规模较小,并且出来后大半也只是吏员身份,不立功不得升职。
但科举不同,秀才待遇便等同司吏,举人待遇便等同典史,举人若是出来任官,便可获得从九品的官身!
而首届科举不限身份,只要识得些字,便可前往官府应考,这对天下寒门士子,乃是多大的诱惑?
虽然考试时间定在十二月,但已有不少士子,启程向府城或者建业进发。
在赶考的学子中,既有寒门青年,也有世家贵子,更有农夫模样,背负竹篓,衣衫褴褛,却毅然赴考者,一时蔚为奇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