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发年俸(2 / 3)

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根本没放在心上。

等他们汇报完毕以后,才终于到朱由校的发言时间。

他一开口就是一个重磅炸弹,王象乾听完之后,只感觉脑袋一晕,这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差点没站稳而摔倒。

已经将山西商人一网打尽了?陛下还真的是敢干啊。

这么多商户家族,居然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实施了全面的抓捕。

最关键的是,陛下怎么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行动的?

这么多天了,他们可是没听到一点风声啊,山西的官员也没有上报啊。

看到他们满脸的疑惑之色,朱由校并不打算解答。

看来自己的苦心安排没有白费。

大明朝的皇帝,最大的问题的就是,没有丝毫的神秘感,没有威严可言,皇帝的一举一动,官员们都清楚的很。

因此他们在和皇帝做斗争的时候,时常能够占据上风,怼的皇帝哑口无言。

能够压制他们的皇帝,在大明朝简直是屈指可数。

像朱元璋朱棣这种人狠话不多的就不提了,宪宗皇帝就是看透了文官的的脾性,所以在位期间能够有所作为。

其余的仁宗、宣宗、景泰等一些,都是典型的被文官所反压制的皇帝。

尤其是崇祯皇帝,他在官员的面前,毫无隐私可言,他晚上睡哪里,睡几个时辰,知道的一清二楚。

皇帝的行踪被别人给知道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就和猜透了皇帝的心思一样可怕。

朱元璋为什么让天下的文官士绅都深深的畏惧,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那高深莫测的权谋之术,冷如冰石的心脏,完全让这些精通内斗的高手们捉摸不透。

中宗宣皇帝就说过,皇帝治国理政,就是要霸道与王道并用,儒家的那一套,根本就不需要。

历朝历代,凡是循规蹈矩的,事事都讲究所谓的道德名声的,具备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皇帝,基本上都是臣下的掌上玩物。

朱由校要想玩过他们,保住自己这条命,就得学习他们的方法,让自己深不可测,这样才不会有落水的事件发生。

“陛下,不是说此事暂时搁置的嘛?怎么如此毫无征兆?”

王象乾在九边为官的时候,就知道国内商人偷偷走私的事了。

可他们背后的势力网实在太过庞大了,所以他选择了隐瞒不报。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皇帝主动提及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