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看起来已经是有五六十岁了。
“族兄也认同寓公想法?”
荀恺轻轻一笑,重重点头。
“广元侯不过是寒素,来颍川屯田便是了,我们大可不比理会就是了,还需我等在此间商议?岂不贻笑大方?”
荀恺是荀彧曾孙,但几辈之后,辈分相差一辈,有时候年纪却没有差太多了。
荀寓与荀恺,虽然差了一辈,但岁数却只差了几岁。
“族兄此言差矣。”
荀藩轻轻摇头,说道:“自当今继位以来,朝中显要,尽数归琅琊王氏,我颍川荀家,高门大族,士子无数,对大晋亦是有功勋在身,陛下与我等的矛盾,可以凭借此人消解,如此,还不能开一次族会?”
“不过是一个寒素。”
荀寓意见还是没有发生变化。
“寓公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自己的儿孙着想,为我荀家着想,如今多少族人在朝中根基不稳,多少人因为一些些小事情,便受到陛下的责罚?若能够以这次机会,与陛下和解,何乐而不为?”
“这...”
荀寓嘴巴张了张,最后却是不再说话了。
因为荀藩说的话确实是实话。
世家在朝堂上的力量很大。
他颍川荀氏的势力也很大。
但世家之间,并非是铁板一块的,单单一个颍川荀氏,恐怕皇帝还看不在眼里。
一个世家与一个皇帝匹敌,这是很难对的赢的。
便是对赢了,恐怕也是没有什么用处。
因为这终究是惨胜。
关键是,你要对付的,不止一个世家,就如现在来看,便是要加上一个琅琊王氏的。
“只是颍川乃我等家族之地,我听说那个寒素颇有些才学,莫要勾搭上我荀家之女,坏了我荀家女子的声名。”
荀藩干笑两声,对荀家女子所谓之声名,他可是知之甚深的。
恐怕便是长辈荀采的事情罢。
荀采,是荀爽之女。
聪慧敏捷而有才学技艺。
十七岁时,荀采嫁给阴瑜。
十九岁时生下一个女儿,然而阴瑜去世。
荀采当时年纪尚轻,经常担心被家中逼迫改嫁,所以自我防范非常紧。
后来同郡人郭奕死了妻子,荀爽答应把荀采嫁给他,于是荀爽假装说自己病重,召荀采回家。
荀采迫不得已回到家,身上藏了把刀发下誓言。
荀爽要身边侍女抢过荀采的刀,将她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