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废断中外之望,引发国家动乱,又不敢废后扶持太子安定国家。
寄希望贾后和太子的权力冲突缓解,这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在以肉体消灭为手段和目的的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
冷处理着危机幻想着平稳渡过,优游岁月。在贾后和太子两者只能存一的时候。
贾后可以废,尽管她是当下政局的主导人,但可以扶持太子。
太子如果废,宗王必将作乱。
天下乱。
这点他是知道的。
不过,他这样觉得,不代表别人也这般觉得。
这个人,自然就是张华了。
人人都知晓贾后敬重张华,却不知贾后为何敬重张华。
张华此时的心情,想来也是复杂非常的。
这里便是《晋书》的一段记载:
及贾后谋废太子,左卫率刘卞甚为太子所信遇,每会宴,卞必预焉。屡见贾谧骄傲,太子恨之,形于言色,谧亦不能平。
卞以贾后谋问华,华曰:“不闻。“
卞曰:“卞以寒悴,自须昌小吏受公成拔,以至今日。士感知己,是以尽言,而公更有疑于卞邪!“
华曰:“假令有此,君欲如何?“
卞曰:“东宫俊乂如林,四率精兵万人。公居阿衡之任,若得公命,皇太子因朝入录尚书事,废贾后于金墉城,两黄门力耳。“
华曰:“今天子当阳,太子,人子也,吾又不受阿衡之命,忽相与行此,是无其君父,而以不孝示天下也。虽能有成,犹不免罪,况权戚满朝,威柄不一,而可以安乎!“
及帝会群臣于式乾殿,出太子手书,遍示群臣,莫敢有言者。
惟华谏曰;“此国之大祸。自汉武以来,每废黜正嫡,恒至丧乱。且国家有天下日浅,愿陛下详之。“
尚书左仆射裴頠以为宜先检校传书者,又请比校太子手书,不然,恐有诈妄。
贾后乃内出太子素启事十余纸,众人比视,亦无敢言非者,议至日西不决,后知华等意坚,因表乞免为庶人,帝乃可其奏。
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宫中废太子的记载。
张华是太子的人,还是贾后的人,其实是不好说的。
司马炎以孙子司马遹为隔代接班人,这是朝野的共识,是为正统,中央之未来朝野之望。
而为惠帝匹配了宗王和外戚的两个弱势辅政意图和有权数的儿媳共同凭借自己在位三十年的皇权威势维持时局。
不料这个过渡性领导